药疹护理查房外二科肖婷2017.10.20学习目标掌握:药疹的临床表现和重症药疹治疗护理措施。熟悉:药疹病因及治疗原则。了解: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病史汇报•患者郑士祥,男,76岁,因“全身红斑大疱糜烂渗出伴疼痛9日,加重3天”于2017年10月17日16时入院。现症见:患者全身红斑及大疱,稍用力疱壁可擦掉,疼痛明显。患者精神可,纳食可,无口干口苦,夜寐差,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稍黄腻,脉弦滑。既往有“冠心病、支气管炎”,药物过敏史不详。•T36.7℃,P84次/分,R20次/分,BP152/68mmhg•患者全身红斑及泛发性大疱,疱壁薄,疱液清晰,呈松弛性,容易破溃,尼氏征阳性,触及疼痛明显。大疱以下半身明显,双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WBC11.03X10/9L•K3.4mmol/L•中医诊断:药疹•湿热证•西医诊断:1.重症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2.冠心病心功能3级•3.支气管炎李玉芬护士长:下面请蒋艳说说药疹的定义及病因、发病机制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medicamentosa)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是药物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亦称药疹(drugeruption),中医称本病为药物毒。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物•抗生素•镇静安眠药•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中草药发病机制药疹发病的机理较为复杂,与个体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变态反应1111非变态反应2222⒈变态反应immunologicallymediatedreactions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变态反应性药疹与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变态反应均有关。变态反应类型药疹临床表现类型I型变态反应IgE依赖型荨麻疹样型药疹、血管水肿性药疹II型变态反应细胞毒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药疹III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迟发性荨麻疹样型药疹、血管炎性药疹IV型变态反应致敏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湿疹样型药疹、接触性皮炎型药疹未确定型?固定型药疹、光敏性皮炎样型药疹正常人无反应某一药物某种途径发疹不发疹24小时再次使用严重的皮损致敏状态4-20天发病过程:⒉非变态反应nonimmunologicallymediatedreactions某些药物本身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毒性作用、生态失衡及酶系统的干扰等,都可能引起皮肤病变,有以下几种机制:(1)免疫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性活化(2)药物蓄积或过量(3)药物的副作用及生态失衡(4)药物间的相互作用(5)药物可以引起已存在的皮肤病激发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服药者•皮疹与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及用药量无关•有一定的潜伏期•皮疹颜色鲜艳、分布对称、形态复杂多样且瘙痒明显•有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现象•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李玉芬护士长:下面请大家说说药疹的临床表现邝君兰:1.全身症状常呈急性发病,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在发疹前后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1)药物热:一般在用药后一周左右发生,短者仅1~2天,长者可达数周。可单独发生,但多与皮疹同时发生。热型大多为弛张型,也可为稽留型,重者可达40℃以上,一般停药后1~2天内体温可下降。药疹的临床表现(2)过敏性休克:是药物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属全身性速发型变态反应。通常发病急骤,一般在用药后5~30min发生,少数可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发生。以急性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药疹的临床表现(3)内脏损害:较皮肤损害少见,由于药物毒性作用或变态反应所致。包括:•①肝脏反应:可表现为中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往往增高,严重者可致黄色肝萎缩而死亡•②肾脏反应:临床表现与肾炎类似,有时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③造血器官反应:表现有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等,引起的药物有砜类、磺胺等药疹的临床表现伍嘉丽:2.皮肤黏膜损害皮肤发疹类型复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类似其他皮肤病和发疹性传染病,但基本特点是发病突然,一般均对称分布(固定型药疹除外),泛发全身或偶仅限于局部,损害多形,常伴瘙痒。李玉芬护士长:下面请大家说说药疹的临床分型(1)猩红热或麻疹样红斑:较为常见,皮损呈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呈米粒至稍大红色斑疹,密集对称,常从面颈部开始向躯干及四肢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