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确任务]教师:上节课,我们对植物进行了分类。这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游戏”的方式,请同学们自己来对动物进行分类,最后,“默读”整个小结,同学们对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有个全面掌握。接下来,请大家自学P82~P83页有关动物分类内容。特别注意各种动物的结构特征差别。学生活动内容包括(用投影打出):1.自学P82~P83页内容。要求明确动物分类和植物分类相比较,除了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2.仔细观察P82页这11种图片,找出其特征并尝试将它们进行分类。(参考植物分类办法),可草写动物分类图表。3.上两项任务完成后,可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动物图片,用别针别在胸前,准备进入“游戏”环节。学生活动:积极自学,收集信息,在书上做记号,草写动物分类图表,准备进入“游戏”。教师:请生物课代表作“主持人”,老师负责板书。生物课代表:请同学们推选出“11种动物”的代表来做游戏,其余同学当啦啦队。“代表”:出列,胸前别有动物名称,有的还画有图。课代表:请同学在自学的基础上,首先对自己所代表的动物进行第一次分类。“代表”:挂“蜘蛛、蚯蚓”和“蜜蜂”的同学站在一起;挂有鸟、蜥蜴、蟾蜍、青蛙、老虎、壁虎、猫、鲫鱼的同学堆在一块。课代表:请“代表”们抢答: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站?“代表”:依据动物的形态特征。因为蜘蛛、蚯蚓和蜜蜂没有脊柱,属无脊椎动物;而鸟、蜥蜴、蟾蜍、青蛙、老虎、壁虎、猫、鲫鱼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所以这么站。教师:及时板书。课代表:请蜘蛛描述“自己”的特征。“蜘蛛”:我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部具单眼,有4对步足,腹部内具纺绩器。我喜欢结网捕虫,对人类是有益的。我的足是分节的。课代表:啦啦队员有没有可补充或纠正的?好,再请“蜜蜂”介绍。“蜜蜂”:我的身体是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足分节),两对翅。啦啦队:拍手,没有补充。课代表:请“蚯蚓”介绍。“蚯蚓”:我是环节动物。我的最大特点是身体有体节,身体前端有大、较光滑的“环带”。生物课代表:请根据各自的身体形态特征,请你们三位无脊椎动物进一步分类。“代表”:挂蚯蚓的同学站在另一边,而挂蜘蛛和蜜蜂的同学却仍站在一处。课代表:请啦啦队同学抢答:为什么它俩会站在一处?啦啦队:因为它们的足都分节,应同属节肢动物。教师板书生物课代表:请“脊椎动物”这边同学听好:请根据自身形态特征和其他特征再次分类。“代表”:代表“蟾蜍”和“青蛙”的同学站在一起。代表“老虎”和“花猫”的站在一起。代表“蜥蜴”和“爬山虎”站在一起。代表“鸟”的自站一处。代表“鱼”的也自站一处。(注:如站错,请啦啦队纠错)课代表:请问“蟾蜍”为何同“青蛙”站在一起?“大老虎”和“小花猫”站在一起?“蜥蜴”和“爬山虎”站在一起?请啦啦队抢答,注意紧扣其主要特征阐述。啦啦队:学生1.蟾蜍和青蛙同是两栖动物,虽然它们肤色不同,但形态基本相似,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够分泌粘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是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学生2.“大老虎”和“小花猫”从个头看差距很大,但它们同属哺乳动物,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学生3.“蜥蜴”和“爬山虎”同属爬行类动物,观察它们,所具有共同特征是:体表覆盖无数角质的细鳞,用肺呼吸;心室里有不完全膈膜,体内受精;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恒定。(啦啦队回答问题时允许看书回答)学生4.鸟属于鸟类动物,区别于哺乳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它的主要特征是:有翼(前肢特化成翼),有喙无齿、被覆羽毛;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学生5.鲫鱼属鱼类动物。鱼类动物最大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身体大多覆盖鳞片。生物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