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掷实心球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在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练习中,经常发现部分同学虽然身体素质和身材都不差,但未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是由于他们在“掷球”时存在错误动作所致。因此,发现他们存在错误动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是提高学生这项成绩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供同行参考。一、实心球出手无力,或未完成掷球动作,实心球就提前离手产生原因:1.两手没有用力握球,只是用手指轻托住实心球,造成手指与实心球之间的磨擦力减少;当掷球时,作用到实心球上的力量也就减少。2.掷球时,不是向前上方挥臂,而是肘关节先向前下降,再掷球;造成手指无法控制实心球的方向,力量也不能边贯作用到实心球上。纠正方法:1.强调五指分开用力握紧实心球,并要逐个检查、落实。2.肘关节先下降再掷球者,则要进行向前上方做徒手挥臂练习;然后再拿长约五十厘米的硬胶水管或藤条作鞭打前上方固定物练习。3.若用方法2纠正后,肘关节仍会先下降再掷球的,则在他做徒手挥臂练习时,教师在他的肘关节下降路线上(腋前方),用手轻托其肘关节,使他有所感觉,得而改之。二、向下掷实心球,几乎不存在抛物线产生原因:1.实心球离手太迟。2.掷球时,前脚没有用力支撑,而是屈膝,造成先弯腰、低头再掷球。纠正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实心球离手时的动作要领,然后用较轻的实心球或排球进行练习,逐步过渡到用2公斤的实心球练习。2.徒手练习后脚用力蹬,前脚用力向前上方撑动作;熟练后再加练挥臂收腹,这时要求练习者掷出球后,用眼余光看实心球的运行路线,同时从用几成力去掷,逐步过渡到用全力掷。3.要分清收腹,还是弯腰。因为弯腰会降低出手点高度,减少出手角度,从而影响成绩。三、实心球出手角度太大,高而不远产生原因:1.只是向前上方伸直肘关节,而不是向前上方做鞭打动作,即似做投篮动作。2.肩关节灵活性差,两臂无法向后引,造成掷球时,工作距离太短,使掷出的球只是向上丢。3.最后用力时,没有适当的收腹使身体有正常的前倾,或没有适当的扣腕拨指动作。纠正方法:1.先用单臂交替向前上方做鞭打练习,并结合蹬地、重心前移、收腹动作;然后再用双臂同时进行;动作由慢到快,逐步过渡。2.多做压肩练习,以增加肩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可以两人一组相互同时压肩,也可在单杠上做压肩练习。另外,学生持球时,教师一手轻拉学生持球的手,一手轻顶住学生的背,使其所持的球尽量向脑后上方引。3.方法同1,将徒手练习改为持长约50厘米的胶水管进行,并叫练习者挥臂手尽量向前引。四、开始掷球时,先屈肘将球降至脑下方,再掷球,用不上以胸带臂的力量产生原因:1.不理解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2.将向后下屈肘误解是向后引臂。纠正方法:1.再次强调将球置于脑后上方的动作要领。2.教师示范区别向后下屈肘和向后上引臂动作;然后,教师一手轻托持球手,一手轻顶练习者的背,使其感觉向后上方引臂的方法。以上所说易犯错误,如果属于力量不足造成的,另当别论。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知道投掷实心球是要求上下肢及腰腹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投掷实心球也是初三体育加试考核项目,通过各种投掷练习,提高投掷能力发展上下肢的力量和腰腹肌力量。本人通过几年的投掷实心球教学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其完整的投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分:蹬、收、投三个过程来完成。下面谈谈我在投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本人采用先示范不通过讲解而直接到练习,因为学生对某一新鲜运动项目的示范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比较认真观察,随后而来的便是跃跃欲试,在练习过程中,我们看到往往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上下肢及腰腹肌不能协调配合。随后我就用分解练习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解练习法分四部完成:一、预备姿势,两脚自然前后开立,双手握实心球,两眼平视前方。二、当教师发出“一”的口令时,同学们将实心球举过头顶置头后方形成背躬,后脚前脚掌蹬地。三、当教师发出“二”的口令时,后脚前脚掌用力蹬地的同时,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送髋展胸收腹。四、当教师发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