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课件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情感和意志一、情绪和情感•(一)情绪、情感的概述•1.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2.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3.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伴随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二)基本的情绪状态•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为时短暂的情绪状态。•2.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3.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一、情绪和情感•(三)社会情感•1.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美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理智感----是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四)挫折•1.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2.挫折的表现攻击、冷漠、固执、退行•3.产生挫折的原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4.正确对待挫折二、意志•(一)意志的概述•1.什么是意志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过程。•2.意志行动的特征自觉目的性、行为调节和控制、克服困难二、意志•(三)意志品质及其培养•1.意志品质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并能随时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正确的目的的心理品质。独立性----是指个体倾向于自主的采取决定和行动,既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偶然影响,也不易被周围的人们的说三道四所左右。果断性----指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适时采取决断的心理品质。自制性-----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的心理品质。坚持性-----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的克服困难,为实现预定目标坚持到底的心理品质。•2.意志品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自觉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自勉自励、自警自戒。个性和个性倾向一、个性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个性的心理结构•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三)个性的特点•1.个性的整体性•2.个性的独特性•3.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4.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二、个性倾向性•(一)需要•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2.需要的特点对象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独特性、周期性•3.需要的种类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二、个性倾向性•(二)动机•1.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2.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3.有关的动机理论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二、个性倾向性(三)兴趣•1.什么是兴趣兴趣是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2.兴趣的种类直接兴趣、间接兴趣•3.兴趣的品质指向性、广度、持久性、效能•4.兴趣的培养•(四)理想、信念和世界观•1.理想•2.信念•3.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一、能力•(一)能力概述•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2.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认识能力、元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第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它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第二,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也就是说,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二)能力的结构与条件•1.能力结构的理论•双因素说----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分为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两部分构成。群因素说---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分为7种因素,包括词的理解、词的流畅性、计数、记忆、推理、空间知觉和知觉速度。智力三维结构说---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把操作方式、操作内容和操作的产品作为三个维量作为长、宽、高构成一个智力三维立体结构模型。操作方式包括认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