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书本第89-90页例1、练一练。第93页练习十七第1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需要替换的意识,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简单化。教学难点:替换后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应作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曹冲称象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熟悉吧!谁来说说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生答:也就是说他把大象的重量替换成了石头的重量。为什么可以把大象的重量替换成了石头的重量呢?(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等)聪明的曹冲用石头替换大象的方法求出了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替换。(板书)(二)初步感知“替换”出示已知:△=○+☆+☆○=☆+☆则:△=()个☆=()个○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是怎样想的?二、倍数关系,感知替换时总量不变。(一)分析题目,引入课题1、师:刚才我们初步体验了一下替换的策略,我这里还有一个稍难点的题,你们有信心挑战吗?2、课件出示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师:根据给出的条件你觉着能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说能替换,有的摇头。最后都表示不能替换。师:为什么不能替换?生:因为不知道大、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3、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师:现在我给它加一个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课件)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1生:三个小杯的容量等于一个大杯的容量。生: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等。(这里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是倍数关系)板书:倍数关系4、自主探索,理解替换师:现在可以替换了吗?那么请你将替换的过程在活动单上画出来,然后列式解答,并完成下面的填空。5、交流替换的方法(巡视两种不同的做法,贴在黑板)分别实物投影展示画图,说说是怎么替换的。(学生带活动单上台说)板书:大杯替换成小杯小杯替换成大杯6+3=9(个)2+1=3(个)小杯:720÷9=80(毫升)大杯:720÷3=240(毫升)大杯:80×3=240(毫升)小杯:240÷3=80(毫升)引导学生说出:(1)我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替换后9个小杯装果汁的总量是720毫升,再说说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2)我把6个小杯替换成2个大杯,替换后3个大杯装果汁的总量是720毫升,再说说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6、检验师:我们做的对吗?能否检验一下?生:能。师:怎么检验?板书:80×6+24080÷240=1/3=480+240=720(毫升)学生列式:计算6小杯和1大杯的果汁总量是不是720毫升。问:检验果汁总量是不是720毫升,就可以了吗?还要检验哪个条件呢?学生发现还要检验1/3的这个条件。小结:也就是说我们在检验的时候要同时符合题目当中的2个条件。7、小结师生小结:无论是将大杯替换成小杯,还是将小杯替换成大杯,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替换成了同一种的杯子,请同学们思考:在刚才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当两种杯子是倍数关系时,杯子的数量变了,果汁的总量不变。三、相差关系,感知替换时总量变了1、分析关键句,研究如何替换(1)师:刚才我们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成功地完成了替换,如果我把这个关键的条件换一换,换成,仔细看(大杯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2)师:把题目小声的读一读师:大杯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这句话怎么理解?生:小杯的容量+20毫升=大杯的容量。生:大杯的容量-20毫升=小杯的容量师:这里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是相差关系。师:现在还能把一个大杯替换成一个小杯吗?师:想想这次应该怎样替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法完成在活动单上。22、大杯替换成小杯(1)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的做法。学生上台说。你是把什么杯子替换成什么杯子?(大杯替换成小杯)高老师把这个替换的过程做成了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