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主备学校: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使用学校:使用教师:执教时间:执教班级:审核人: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即购物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问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例题首先让学生探索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试一试”让学生继续解决例题创设的情境中的其他一些加、减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最后通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3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7-48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八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思,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3、在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一、自主导学1、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2、说一说4.75这个小数的意义,并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3、这是我们三年级学的小数计算题,你会列竖式计算吗?5.2+3.4=5.2-3.4=二、课堂互动1、出示例1主题图,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你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3、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先列式,教师有意识的板书列式:4.75+3.44.75-3.44.75+2.654.75-2.653.4+2.653.4-2.654、师:观察这些算式,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揭题:小数加减法5、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1)4.75+3.4,“你会用竖式计算吗?”整数加法中把什么对齐?(末尾对齐,也就是个位对齐)(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3)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列的竖式,并说一说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及阐述列竖式计算的算理。(可以从小数的意义方面加以解释为什么数位对齐;或者还可以是用元角分的知识加以解释数位对齐)(4)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到的错例,可能是数位不对齐的,而是末尾对齐的;也可能是结果中没有点小数点的;还或者是竖式中没有写加号的等等)。(5)教师规范的书写整个计算过程,边述说边板书。6、研讨“4.75-3.4”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还有困难可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2)教师邀请某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他们组解决方案,然后其他组员补充,完善本小组的意见。(3)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4)教师边说边板书规范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次形成正确的认识。7、探讨“试一试”(1)学生根据刚才的学习经历和经验,独立计算。(2)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又是怎样想的。(3)指出:计算结果要化简,并说说化简后的结果和化简的依据。三、同步训练3、判断:(1)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2)两个三位小数的和一定是六位小数。()(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的0一般要去掉。()4、用竖式计算。0.63+1.53.63+0.878.33−2.73四、全课小结大家通过合作探索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1、数位对齐,2、从低位加起。)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1、小数点对齐2、空位是03、化简结果)五、达标测试2、2、用竖式计算。8+3.0217.5−4.55.46−0.6六、拓展练习1.爸爸到超市给小明买学习用品。一个书包26.5元,一个文具盒15.5元,他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题时,把减数2.6看成了26,结果得到3.2。原来正确结果应是多少?七、教学随笔:巩固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0.7+0.9=4.7-0.5=0.56-0.45=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