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孺子牛教育高一物理《相互作用》提高强化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答案D解析: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的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C错误.D、由初中所学力与运动、惯性知识可知:在绳上的拉力相等、冰面光滑没有摩擦力的情形下,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不易改变,故当甲的质量比乙大时,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正确.另解: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平衡力不会同时产生和消失.在作用力一样的情况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量大的,加速度小,运动的慢.解析: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的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C错误.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C正确;故选D.点击:胜负的关键在于看谁的速度大,是谁先到达分界线,由于力的大小一样,又没有摩擦力,就只与质量有关了.2.如图所示,有4n个大小都为F的共点力,沿着顶角为120°的圆锥体的母线方向,相邻两个力的夹角都是相等的.则这4n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2nFB.4nFC.4(n-1)FD.4(n+1)F2.答案A解析因为相邻的力的夹角相等,可等效替代成相对的2个力,所以合力方向沿着顶点的垂线方向,因为顶角120度,2个力合力为F,有4n个力作用,所以合力为2nF⋯⋯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C.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D.当F远大于μ2(m+M)g时,木板做加速运动3.答案BC解析:A、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f1=μ1mg,由平衡条件得:f2=f1=μ1mg.故B正确.B、由于木板相对于地面是否刚滑动不清楚,地面的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是μ2(m+M)g.故A错误.C、D由题,分析可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故D错误,C正确.4.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A.4:3B.3:4C.1:2D.2:14.答案D解析:将两球和弹簧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到总重力G、弹簧A和C的拉力,如图,设弹簧A、C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由平衡条件得知,F2和G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得:F2=F1sin30°=0.5F1.根据胡克定律得:F=kx,k相同,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等于两弹簧拉力之比,即有xA:xC=F1:F2=2:1,故D正确。5.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30ABCA.2smgcoB.2sinmgC.1tan2mgD.1t2mgco5.答案B解析:楔形石块受力如图,根据力的合成可得:02cos(90)mgF,所以02cos(90)2sinmgmgF,B正确。6.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