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钢护筒旋挖桩施工的经验分享、交流、研讨(渝富·滨江首岸项目)讲解人:陈志全2016.01.162目录第一部分、渝富·滨江首岸工程地质及基础施工难点第二部分、全护筒旋挖桩施工工艺流程及监理管控、重难点分析第三部分、渝富·滨江首岸监理管控要点、案例第四部分、小结第五部分、结束语3第一部分、渝富·滨江首岸工程地质及基础施工难点4本工程紧临嘉陵江畔,拟建场地水文地质状况极为复杂。①江边冲积(淤积)形成的地表泥土层,封闭地下水不能排泄(减压)形成承压水,旋挖开孔后容易塌方(泥土层遇水成淤泥),泥土层厚度近12米左右;②砂卵层卵石颗粒小,其厚度接近10米左右;卵石随钻筒运动,影响钻进效率。③场地内基岩起伏较大。从地勘报告7-7‵剖面看,4#楼岩层与2#楼岩层表面高差40米。5桩深较深,平均约30米。各栋地基持力层高程变化大,刚性角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6本工程最大的难点是控制塌孔,沉渣需反复清理,砼浇筑需及时。水下灌注砼易出现堵管、砼夹渣、断桩等情况,必须严格执行水下砼灌注施工技术规程,以保证施工质量。砼供应需加强协调组织,水下砼拌合质量是水下砼灌注的重点。施工场地不能形成自然排水,抽排的速度慢于积水的速度,在现场会形成大的积水区域。——这在现场很清楚,会导致施工困难……7黄色粘土卵石泥岩淤泥工程岩土图片8第二部分、旋挖成桩施工工艺及监理管控、质量控制重难点2.1、施工前准备及监理管控、质量控制重难点2.2、全护筒旋挖桩施工工艺流程及监理管控、质量控制重难点9本基础工程施工遵循《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要求;10技术准备(1)、必备资料1)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地勘报告内容)①、反映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及变化规律;②、当采用基岩作桩的持力层时,报告应反映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③、应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埋深、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评价地下水对桩基的影响;2.1、施工前准备11④、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地勘报告对施工工艺选择及超前钻进行明确12⑤、查看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勘探点间距:端承桩宜为12~24m;摩擦桩宜为20~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高回填土、卵石土、岩溶、岩土界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柱下单桩基础,宜每桩设一勘探点。——本工程符合以上特点。——本工程勘探点原则以30×30米,只在楼栋位置减小。13——现目前业主所给地勘单位地勘费用,以钻孔进尺计价。业主单位为了节省费用会要求地勘单位在勘探点布置时采用就大原则,对于地质状况简单的工程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地质情况复杂的项目(如本工程),地勘成果不能准确、完整反映现场地质情况。此做法往往被政府主管部门(质监站)诟病,他们往往会要求作超前钻探。本工程施工前采用超前钻做施工详勘。(DBJ50-156-2012)勘察第4.0.3条(见附图)14超前钻依据15超前钻确认桩位及数量超前钻报告16⑥、勘探孔的深度,一般性勘探孔深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d,或5m;针对本工程的地质状况——泥岩地质,地勘单位在旋挖超前钻报告上对设计桩底持力层下3D或5米范围的地质状况进行了详细说明。⑦、根据地勘报告,对桩长进行预估,特别对最深桩进行预估——桩长预估深度表;并就开挖和完成情况反馈验证地勘报告;最后就桩长控制情况(刚性角控制)划单线平面图,形成竣工资料(见附图)。17刚性角控制单线平面图桩长预估深度表182)、施工图纸正式的桩基工程施工图,根据施工图,对工程基桩进行统一编号;签认图纸会审记录;3)、场地与环境条件有关资料含施工现场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物、道路、高压架空线的分布等调查资料;工程现场为特钢老厂区,建设单位无法提供地下管网图纸,导致旋挖施工桩混凝土大量损失,此桩后期必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