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一老山界陆定一预习题:1.为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惊惶()欺侮()呜咽()咀嚼()矗立()点缀()酣然入梦()蜷()2.速读课文,概述文章所叙事件。记叙了红军指战员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3.请整理出记录这个过程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从某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大半天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部队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红军指战员历经险阻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老山界速读课文,思考:1.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事情数不胜数,而翻越老山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研读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难走”二字的。走路难:山路险峻、峭壁悬崖睡觉难:天寒地冻、露宿山野吃饭难:粮食匮乏、给养不足处境难:前有堵截、后有追兵2.面对翻山过程的艰难险阻,红军指战员的表现如何?从文章中画出有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一路欢声笑语,豪气冲天;身处困境,却依然感受到星空下山谷的壮美,洋溢着浪漫主义的革命情怀。)3.红军指战员们对待困难的态度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洋溢着一种革命的自豪感。)4.本文主要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为什么要插进与瑶民攀谈的情节?(红军在长征途中,一路行军,一路宣传,深受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这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反映了宣传工作对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作用。同时侧面反映了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伟大意义。)5.如果要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夜行军的情况,你认为哪个词语最合适?(奇观)•紧扣“奇”字,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景物:①“之”字火把连到天上②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③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角度:作者从仰望和俯视等不同的角度,多侧面烘托渲染山路曲折,山势险峻.)6.找出文中的两出景物描写,并思考这两出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作用:表现了山势险峻和山路崎岖,并使读者对部队深夜楼露宿的艰难感同身受,从而能更深入地理解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因此,景物描写是为表达文章中心服务的。7.文章语言优美,并饱含真挚而强烈的感情,说说你的体会。(自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对自己同志的真挚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有胜利的欣慰和自豪之情)•8.文章结尾处议论性的语言,也是含蓄而意味深长的。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用意?(以小衬大的写法,表明红军取得胜利历经千难万险,而他们的坚强、乐观、无畏的气概将永远为后世景仰。)⑴记叙要素记录一段历史.艰苦卓绝的历史:⑵时间转移⑶地点转移英勇无畏传承一种精神长征精神:乐观豪迈作业: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树林。————————,————————。————————,————————。2.以时间转移,地点转移的方式记录依次你的游玩过程,或请父母口述,你作记录整理。要求:要素齐全,条理清晰。<周一各组组长下早读后检查>谢谢大家观赏!200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