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或解释。2.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培养数据意识,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与单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现在已经是12月份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到明年,慢慢就会到春天、夏天……说到夏天,我就想起我们学校上学期五年级做夏季校服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想不想听一听?上学期做夏季校服时,是由学校统计数据交给厂家的,因此,老师就想请一位同学去调查数据。马小虎同学十分的积极,看!小虎不仅调查了数据,还把数据制成了图。(出示统计图)2、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师:这是什么图?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结构:标题、日期、直条、纵轴、横轴、刻度、班级。师:它的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什么?刻度上每一大格代表什么?每个直条及上面的数据代表什么?(该环节引导学生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复习,同时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铺垫)3、师:如果小虎把这幅图交给服装厂,大家觉得好不好?引导学生说出不好,因为夏季校服是分男女的,此时只统计全班人数是不够的。小虎一想,是啊,就这样给厂家不就闹出笑话啦。于是,小虎又带着第二次的成果来了。看!(出示统计图)4、师:这幅统计图做的棒不棒?如果学生说棒,则慢慢加以引导:从图中你可以看出没班男生和女生各要做多少套校服吗?师:不能看出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只需给它加一个标注,我们就能很方便地看出来了。这个标注就是图例。图例可以区分不同颜色直条所代表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出示最终图)5、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同时出示小虎的第一幅和最后一幅的统计图)师:同学们观察这2个统计图,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生:它们均有标题、日期……师:如果我们把第一个统计图叫做单式条形统计图,则第二个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复式条形统计图又有何区别呢?生答,教师出示课件。师: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发现,在遇到像男女这样两个统计项目时,我们更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二、分析统计图1、课件出示例2图:北京市、桂林市各季度平均气温统计图。(设置为缺少图例的反图)师:这个图完整吗?学生很容易能看出缺少图例,教师课件出示图例师:浅蓝色和深蓝色分别代表什么?生:北京市和桂林市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并回答。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吗?出示表格,学生独立完成。再反馈填写结果。2、出示问题:(1)这两个城市的平均气温,哪个季度相差最小。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因为在第二季度时,两种直条高矮最接近。(引导学生通过直条的长短来判断)(2)北京市哪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大?桂林市呢?生:北京市一三季度,因为它们直条高矮悬殊最大。桂林市也是一三。(引导学生看同种颜色的直条并会比较)(3)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学生讨论,引导其看出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平均气温缓慢上升,而到第四季度则快速下降。(培养学生对趋势的分析)追问:为什么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温度上升,而到第四季度下降,第三季度最高?三、试一试,画统计图我们认识完复式条形统计图后,你想不想也做一名小小统计师,来画一画呢?出示兴趣小组统计表师: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在画统计图之前,大家回忆一下,刚刚的统计图,我们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思考,可能会说出要有图例等,教师引导其认识到画图时应注意:两直条要靠拢,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