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管理TheManagementOfArtificialAirway2人工气道管理过程建立人工气道拔管管理人工气道自主呼吸试验25/2/193人工气道的建立对机体的影响气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气道的防御机制:咳嗽功能减弱或消失管理不善导致并发症:气管粘膜水肿、出血、肺不张、气管食管瘘、气管移位、气管塌陷气道的管理主要内容一、管路的固定二、气囊的管理三、气道的加温湿化四、吸痰的相关问题五、VAP的预防管路的固定一、人工气道位置的确定导管在气道内?看:呼气时人工气道内有白雾,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肤色、腹部起伏。听: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胃部有无气过水声经验估计:成人:经口插管(22±2)cm经鼻插管(27±2)cm儿童/婴儿:经口插管12±(年龄/2)cm经鼻插管14±(年龄/2)cm金标准:胸片、气管镜(隆突上方2-3cm、第2、3胸椎水平)管路的固定二、插管后位置监测记录插管外露的长度经口插管应从门齿测量,经鼻插管应从外鼻孔测量固定及测量每班交接记录,发现位置移动,及时查找原因管路的固定胶布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法绳带固定法支架固定法三、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绳带和丝绸胶布联合固定管路的固定管路的固定四、意外拔管的防范常见原因患者烦躁或意识不清固定不当呼吸机管道牵拉气管切开管过短管路的固定四、意外拔管的防范措施1、正确固定导管,每日更换固定带并移动导管位置2、每班检查插管深度3、意识不清宜用约束带4、呼吸机管道应有一定活动范围5、良好的镇静6、病人教育7、一旦发生意外拔管,观察患者呼吸和SPO2,若呼吸困难或SPO2,立即用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重建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一、气囊管理的作用一、气囊管理的作用为什么气囊管理在人工气道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固定气管导管密闭气道保障正压通气防止误吸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气囊的管理低容高压低容高压气囊气囊压力高易造成气管黏膜坏死,现临床已淘汰高容低压高容低压气囊气囊常用:由医用塑料制成,压力可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可有效降低气管壁压力,减少气管病变.等压气囊等压气囊可随外界大气压力和导管与气管壁间隙自动调节充盈度目前临床应用有限•二、气囊种类二、气囊种类低容高压气囊高容低压气囊气囊的管理气囊充气不足气道漏气,不能保证患者的有效潮气量。充气过度气管黏膜缺血性损伤,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至死亡。气囊的管理气囊的管理三、理想的气囊压力25—30cmH2O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气囊的管理四、气囊压力表监测法绿色区域既:25~30cmH2O气囊的管理五、气囊充气五、气囊充气1常规注气一般注入8~10ml空气,以后随带管时间的延长,增加注气量,每次增加至听不到漏气音为止2最小闭合技术先抽空气囊,然后向气囊内充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再用1ml注射器抽出0.5ml气体,此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从0.1ml注气,直至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3最小漏气技术将气囊充气至刚好不漏气时再从气囊慢慢回抽0.2~0.3ml再换用1ml注射器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直到在吸气高峰时有少量气体漏出而病人通气量无明显改变为止。气囊的管理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方法定义:气囊上滞留物又称声门下分泌物,指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口咽部分分泌物及反流的胃内容物积聚在气囊上、声门下区域,形成气囊上滞留物。有研究显示,及时有效的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减少污染性气囊上滞留物进入下呼吸道可以降低VAP的发生。声门上分泌物引流(SSD)气流冲击法(简易呼吸器法)气囊的管理气流冲击法原理:应用简易呼吸器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在气管插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冲至口咽部,并快速充气囊,防止气囊上分泌物反流入气道,经口鼻吸出。禁忌症:气胸、ARDS(高PEEP)、肺大疱患者气囊的管理气流冲击法操作方法:1、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2、停肠内营养>半小时。3、充分吸引气管内、口腔分泌物。4、二人合作,一人将简易呼吸气囊与气管插管连接,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时用力挤压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另一人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