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自然之道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读悟,探究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三、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板书设计:9.自然之道救一只害一群我们愚不可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