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近代史材料题复习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必须与英商定材料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材料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分三十九年还清。设立“使馆区”。中国人民不准在这个区域内居住,帝国主义各国可以在这里驻兵。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十二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各种性质的反帝活动,“违者皆斩”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分别出中国近代史哪些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或者造成了什么危害)(2)材料三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说明什么?2、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二、今日和议已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思之土,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发捻(镇压人民起义)可以抵抗外国侵略。(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哪一派别的主张?这一派别有哪些代表人物?(2)这派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这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提出的口号分别是什么?(4)请列举地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的各三个?(5)你如何评价此次运动?(6)此次运动的最大的作用是什么?3、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是指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2)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4、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提案“未提先热”,受到各方瞩目,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共鸣。据此回答: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⑵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⑶我国当前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两岸如果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有何意义?5、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师夷长技”,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三: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材料一中“师夷长技”体现了哪一派别的主张?在这一主张下他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2)材料二体现了谁的思想主张?他领导的革命运动有什么重大功绩?(3)请你说说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历史功绩?(4)阅读材料三,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请概述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6、胡锦涛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70年前中共领导的红军将士完成了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1)红军长征开始哪一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2)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某中学旅游团利用暑假进行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导游选择了瑞金、遵义、会宁、吴起镇进行了重要的介绍,这是为什么?(4)你认为他们通过这个活动有何体会和收获?7、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