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建造班级光阴似箭,还记得初为人师的我迈上讲台的忐忑,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有四个春秋。作为年轻少先队辅导员的我,深深体会着:要站好这个岗,首先要有一颗赤诚、宽容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队员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小心翼翼地保护队员们幼小的心灵。新学期的开始,我接手了现在的四年级二班,在他们上三年级的时候,办公室的老师们时常会提起他们的活泼好动。拿到花名册的时候,我确实心里也咯噔了一下,本班男生人数竟然是女生的两倍,介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我估计本班的事情应该也是比别的班要多点了,转念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个中队要想积极上进,良好的习惯是基础。我先从集体入手,以故事的形式,增强队员的集体荣誉感;用各种活动,培养队员的团结协作精神;以班中表现优秀的队员为榜样,倡导多做好事,评选每周“文明好队员”;细心留意卫生、守纪的队员,给予高度表扬,陶冶其他队员;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让队员养成讲卫生、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多样的方式与尝试,让队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的影响。刚开学的几个星期,班上的常规等一切活动还算开展顺利,队员们原来的坏习惯,也稍有改进,心里的担忧不觉轻了许多。然而就像我们的生活并不一直是阳光普照的,在阳光灿烂中也会有阴影。队员们的表现也是这样,不久曹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发现曹是在我班的四本记载本——常规、语、数、外上。每天值日班长和科代表都会将记载本教给我,我发现曹的名字出现频率很高,因此我没有做任何了解便找他谈了心。我称赞他的聪明,称赞他的字写的美观,刚开始时他也为了我的称赞,又开始做作业了。可是好景不长,还没坚持到一个星期,他的毛病又出来了,而且,我还发现,他每周竟有了上游戏厅的习惯,很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竟也能在他的身上捕捉到。于是,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曹的生活情况。原来曹也是一个留守儿童,而且还是一个很特别的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很少有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曹在家就靠爷爷、奶奶,可是爷爷在家也是忙于生意,奶奶还有大量的田地,因此就把他全托在一个远房亲戚家中,一个学期都不回家。亲戚周围有很多年轻人,于是那些年轻人便成了他周末的玩伴。一个成年人善且需要亲人的关心,作为曹这样年纪的人他又怎能承受这种孤独,又怎能那么坚定地辨别是非呢。通过这件事,我也大体明白了对曹的教育方向。于是我每天对他都特别留意,每当放学时,我都发现曹会无比羡慕地看着别的学生被家长接走,有时嘴角还会扬起一丝笑意。这时,我总是摸摸他的手,帮他提提书包,还送他去那亲戚家。但是这样还是难能弥补孩子的空缺,我明白亲情是孩子们最大的依靠和动力。于是我偷偷找其爷爷奶奶商量,建议他们能够把曹接回家自己照顾,帮助爷爷、奶奶想出最好的办法,爷爷、奶奶也接受了我的建议,奶奶放下了田地,专职照顾曹。每天曹看见窗外的奶奶,总是忍不住扬起笑意,读书还会更大声,每天的作业也做的很工整。是啊,家长和老师应该是天然的同盟者。谁会明白在现今一个个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的今天,还会有有孩子缺乏这种亲情的动力呢。而对曹的教育,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要真心实意的去爱班级的每一个队员,而绝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那种。要全面了解、研究学生,综合掌握学生情况,对班级所有的队员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位辅导员对队员的不正确的行为视而不见,那这种行为就得到了一次放任的机会,得到了以被其他队员效仿的机会,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被更多的同学接受,当它形成一定的势力,我们要想再纠正,再处理难度就大了。要在了解队员个人的基础上,还要知道队员的群体,这样才能寻找到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突破口,确定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少先队队辅导员,要搞好教育工作,就要爱别人不爱的队员,善待队员的错误,关爱队员的一切。爱,让世界不再孤单。爱是生命的火焰,有了它,一切将焕发生机。当队员们需要关心、帮助时,少先队这个组织只有对队员们倾注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