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要点1、城市的产生及代表性典型城市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而后出现了城市。巴比伦城、卡洪城、庞贝城、吕贝克城。2、城市化的概念与四个方面。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区分的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④文明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前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后者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田园城市”理论。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现代城市设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4、我国城市规划的分级审批制度: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5、唐长安与以往都城比较具有的三个特点。①打破“前朝后市”,朝市易位。②“官民不相参”③规模尺度超前6、欧斯曼巴黎改建:欧斯曼对巴黎施行了一次大规模改建:再次拆除城墙,建造新的环城路,在旧XX县区里开出许多宽阔笔直的大道,建造了新的林荫道、公园、广场、住宅区,督造了巴黎歌剧院。改建后的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美丽的城市。第1页共6页7、我国城市用地按十大类的名称与代码。居住用地(r):分一二三四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m):分一二三类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c)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化用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8、居住用地指标为人均18-28㎡,并规定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0㎡/人。大中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其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可大于25%。9、城市用地的四个属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经济属性④法律属性10、城市用地评定三类用地的区分:①一类用地: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XX县区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②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③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的用地。11、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重点安排好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运输等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①布置在远离XX县区的工业②城市边缘的工业③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12、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城市性质确定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分析就是在全面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定量分析就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城市职能,特别是经济职能从数量上去分析,说明其潜在优势。13、性别比的理解与计算: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15、居住区用地分四类:第2页共6页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④绿地。16、第一批示范小区:天津川府新城村、17、居住区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①成组成团②成街成坊③整体式的组合方式18、居住区绿地系统组成的四部分:①公共绿地②公共建筑或公共设施附属绿地③宅旁和庭院绿地④街道绿化19、居住区公共绿地组成:①居住区公园②居住小区游园③小块公共绿地20、建设新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建绿地率不低于25%21、组团路两侧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铺设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8m。22、沿街建筑物长度、消防车通道的规范要求。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