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个体化基因SLCO1B1和ApoE多态性诊断的介绍【项目背景】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的治疗。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自1987年起,他汀开始应用于临床,旨在防范心脑血管事件,处方量很大。因而,临床对于他汀的安全性和预后一直存在顾虑,特别是他汀与肌肉安全性的问题,严重时可致命,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却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且可影响患者是否应该长期服用他汀的选择。研究表明,肌肉安全性与他汀代谢中的关键酶SLCO1B1基因编码的OATP1B1密切相关【1】,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参与多种药物的转运,在他汀药物代谢中负责将血液中的药物转移至肝脏直接发挥药效或代谢转化成为有活性的物质。SLCO1B1定位于12号染色体,研究显示SLCO1B1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其中388A>G、521T>C是两种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形成4种单倍型SLCO1B1*1a(388A-521T)、SLCO1B1*1b(388G-521T)、SLCO1B1*5(388A-521C)和SLCO1B1*15(388G-521C)。突变型SLCO1B1基因会引起编码的OATP1B1转运蛋白活力减弱,表现为肝脏摄取药物能力降低,引起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上升,增加横纹肌溶解症或肌病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他汀的疗效及预后与载脂蛋白ApoE密切相关【2】,载脂蛋白E(ApoE)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脂质代谢调节,是影响机体血脂水平的重要内在因素。ApoE多肽被认为是高脂蛋白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易感候选基因,与冠心病【3】、老年痴呆【4】等疾病风险密切相关,人类ApoE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上,主要有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526C>T和388T>C,可以形成3种单倍型分别是ApoE3(388T-526C)、ApoE2(388T-526T)、ApoE4(388C-526C)。文献报道,ApoE4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要高40%,并且他汀类药物对ApoE4携带者疗效往往不佳或无疗效【2】,而对ApoE2携带者的降脂作用最强。【方法原理】本产品使用的方法为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技术基于荧光定量PCR平台,首先针对SNP位点上下游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针对野生型及突变型位点设计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特异性探针,然后对引物及探针进行科学的配比组合,配置SNP位点检测体系,通过荧光定量PCR仪对临床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同时收集扩增信号,如果信号为野生型探针信号,那么样本为纯合野生型;如果信号为突变型探针信号,那么样本为纯合突变型;如果信号同时有野生型及突变型探针信号,那么样本为杂合突变型。该方法及相关产品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结果易判读;2.特异性及灵敏度更高,确保结果客观准确;3.可实现一管检测一个SNP位点,通量大;4.具有UNG防污染体系,可有效预防临床气溶胶污染,避免假阳性;5.具有独特的内标系统,可监控操作过程;6.具有弱阳性对照及空白对照,可监控试剂及环境质量。原理示意图【适应症】心内科(服用他汀患者的个体化基因诊断,用于风险预测、疗效及预后)体检科、老年科(用于冠心病、老年痴呆等发病风险预测,提供健康管理方案)【临床意义】SLCO1B1基因检测的位点为388A>C、521T>C,其可形成4种单倍型*1a、*1b、*5、*15,SLCO1B1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参与药物的转运,负责将血液中的药物转移至肝脏中直接发挥药效或代谢转化为有活性的物质。突变型SLCO1B1基因引起自身转运活力减弱,表现为肝脏摄取药物能力降低,引起他汀药物血药浓度上升,增加横纹肌溶解症或肌病的发生风险。临床指导基因基因型临床意义SLCO1B1*1a/*1a,*1a/*1b,*1b/*1b正常肌病风险,他汀耐受剂量较高*1a/*5,*1a/*15,*1b/*15中度肌病风险,他汀耐受剂量中等*5/*5,*5/*15,*15/*15高度肌病风险,他汀耐受剂量较低ApoE基因检测的位点为526C>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