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统筹重庆城乡教育,推进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发展城乡学前教育,需要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和考评量表体系,以此来衡量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程度,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二、城乡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将“农村教育城市化”而是发挥各自优势,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防止农村教育完全城市化,城市教育吞并农村及教育的局面。科学系统地宝轮和张扬城市和农村教育各自的优势,借助城市文明和条件来优化农村,反之借助农村优势来优化城市教育,形成互补互动的过程。(二)、可操作性原则本指标体系着眼于各办学单位开展的实际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性。在研究统筹城乡学校布局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管理和水平提升,建构了清晰的评价指标,一边参评者和被评者直观、清晰地了解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组成。(三)、可行性原则关键的指标体系的制定根据重庆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需要、条件和问题等具体情况制定,各级各类城乡幼儿园、托儿所中在选择与自己在城乡一体化指标评价中的的自身情况,声生成自己学校客观真实的细则。三、城乡学前教育指标体系构建内容以及说明:填表说明:本指标体系考评量标表参照《重庆市幼儿园等级评审标准》,结合“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六大形态制定并进过多次修改而成。制定的考评量标按照三级指标构建,总得分为150分,由空间形态、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发展形态、管理形态、社会形态六大板块组成,其中空间形态、物质形态、活动形态、指标体系评测的重点,每项均分设了30分,其余3项分设20分。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主要观测点及评审标准,分别配置相应的考评分值,每一小项后有相应的考评得分栏,填写该栏考评内容相应的得分,备注可填写该项被扣分的原因以及注意事项等,最后统计每栏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填写在表格首页的实得分处。本考评量标表可采取考评客体市、区县教委评价和办学单位自评两种形式进行。重庆市学前幼儿教育城乡教育一体化指标体系及考评量标(总分数:150分实得分数:考评等级:)一级指标及分值二级指标及分值三级指标及分值主要观测点及评审标准评分备注该项得分1·空间形态(30分)A.空间布局20分A1、幼儿园园舍空间分布10分A1—1区域内幼儿园园舍分布合理、每2公里设有一所托幼机构,幼儿园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达到并高于国家标准。每生占地面积不少于15M2(其中城镇幼儿园可略低于此),每生建筑面积不少于9.5M2,每生绿化面积不少于2M2。4分A1—2各教学班级有独立、宽敞明亮的教室、寝室以及卫生间,每班有不少于90M2使用面积的活动室。如午睡分设、活动室面积不得小于60M2。3分A1—3、幼儿园设置在安全、无污染、无噪音的区域内,园内环境做到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3分A2、幼儿园功能性场地分布10分A2—1、户外活动场地除达到国家规定面积外,应有草地、土地、沙地,并做到布局合理,利于幼儿活动。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便于幼儿自由活动的专用教室,如多功能活动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有沙地、嬉水池、种植园地及饲养角。4分A2—2、有单独的保健室,有必备的儿童常用药品,保健设备齐全,如儿童磅称、视力表、隔离床等。每班有实用的卫生设备,有茶水桶、毛巾架、茶杯箱等,有紫外线消毒灯。2分A2—3、厨房设施合理,生熟分开,有熟食间,做到生进熟出、互不交叉,炊事用具、设备齐全,有利于冲洗消毒。2分A2—4、有室外大型体育运动器械,幼儿体育锻炼器材齐全,如各种绳、球、圈等,不断更换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有利于幼儿锻炼的体育活动器材。2分B.办学规模10分B1幼儿园教学班设定5分B1—1办园规模以6个班--9个班为宜.5分B2每教学班幼儿人数5分B2—1班组幼儿人数严格执行《规程》标准,即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不得超标准20%,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5分2、物质形态(30分)A.办园经费保障8分A1.经费来源4分A1—1、办园经费有保障,来源合法稳定,收支合理、专款专用,账目清楚。1分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