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选择题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D.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2.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3.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锯条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B.在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块的内能不变C.搓手时两手的温度会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铁丝内能增加4.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5.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7.下列说法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煮汤时,放点盐,整锅的汤变咸了C.八月桂花飘香D.红墨水滴入烧杯中,整杯水变红了8.以下的日常生活事例,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气筒发烫B.放进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度升高C.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9.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大B.喷口处冒“白气”,这是灭火器内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内能增C.瓶壁有水滴,是液化形成的D.应用双手抱住灭火器的钢瓶,而不应该握着上面的木支架10.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符合题意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热传递发生在内能大的物体与内能小的物体之间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D.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二、填空题12.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1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夏天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会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________,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________。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5.生活中用铁锅加热菜油,菜油的温度很快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了菜油的内能;用热油炒菜时,远远的就闻到炒菜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___运动。16.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_J.17.汽油内燃机工作在压缩冲程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其内能________(选填“减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