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选项891011121314151.(2012·重庆中考)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2.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中的“吾”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3.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当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6.(2012·佛山模拟)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的贡献是()班级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促进中日友好交流B.维护了国家统一C.促进中印友好交流D.推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7.“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房玄龄9.(2012·泰安模拟)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道:“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趟沟。”其中的鲁班应改为()A.李冰B.李春C.郑板桥D.鲁班10.胡锦涛同志曾为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题名为“飞天”,取名“飞天”是源于位于甘肃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幅壁画。请问,如果我们要去参观这幅壁画,应去()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1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②③①④12.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A.辽的统治者B.西夏的统治者C.女真的统治者D.党项的统治者13.(2012·三明模拟)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A.南宋、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B.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南宋C.魏晋时期、南宋、唐朝中后期D.南宋、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1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手工业的发展D.民族融合15.下图是一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请你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生活()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分)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2分)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1分)17.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