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学校2013年上学期半期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2.在陕乾县,有一座乾陵,那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位皇帝,对武则天评价不正确的是()A.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其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B.武则天是一位非常重视发展生产的皇帝。C.武则天非常重视人才,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她破格提拔的人才。D.武则天当政期间,国力不断增强。3.唐朝全盛时期的最高统治者()A.唐高祖李渊B.唐太宗李世民C.女皇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4.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的“一代天骄”是对哪位历史人物的评价()A.铁木真B.忽必烈C.唐太宗D.唐玄宗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6.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是()A.水排B.筒车C.翻车D.耧车7.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C.乘坐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D.到都城长安旅游8.反映唐和吐蕃和亲史实的《步辇图》的作者是()A.阎立本B.展子虔C.顾恺之D.吴道子9.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10.南宋初期的一首诗歌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首诗主要反映了()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荣B.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C.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11.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由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钧窑B.哥窑C.景德镇D.定窑1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地区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重心13.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在于()A.发展生产B.有效统治全国C.实行国家统一D.促进民族融合14.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文化的传播起直接促进作用的是()A.指南针、火药B.印刷术、造纸术C.指南针、造纸术D.印刷术、指南针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共计32分)15.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华景象?(2分)(2)当时该城市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许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3分)(3)北宋时,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地区是哪里?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3分)(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2分)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右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请回答:(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2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17.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