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老舍春游芳草地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冬吟白雪诗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作者简介老舍1936年在青岛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作者简介背景知识《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年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嶂,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海拔也只有285米。背景知识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时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外,还有大明湖也是非常有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字词注音济南()髻()镶()宽敞()贮蓄()澄清()jǐxiāngzhùjìchéngchǎng字词释义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天空)晴朗无云。温暖晴朗。安静闲适,安乐舒服。纯用水墨的不着彩色的国画。储存,积蓄。(水)很清澈。灵活而不可捉摸。听课文朗读,思考: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思考:1、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特点?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温晴(贯穿全文的主线)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山喜爱赞美绿萍水藻垂柳整体感知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喜爱宝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什么角度,又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的整体特点的?对比研读课文作者从自身感受的角度,采用对比方式,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文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研读课文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研读课文“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济南——婴儿再现“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济南人: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地理环境特征济南“温晴”的原因。小山——小摇篮低声说晒、睡比喻拟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