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测试知识再现1、字词的梳理;2、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3、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当堂考试(总分120分,含卷面分10分)一、基础知识(前9题,每题3,第10题17分,共44分)1.下列加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shuó)郦道元(lì)僦赁(lìn)B.绝巘(yǎn)亦未寝(qǐn)雷霆(tíng)C.涧肃(jiàn)夕日欲颓(tuí)一舸(gě)D.素湍(tuān)藻荇(xìng)罗绮(qǐ)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D.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3.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断绝)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既望:农历十六)4.下列加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D.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5.下列句中加线的“为”字表被动的一句是()A.盖筒桃核修狭者为之。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饮食百物皆倍穹时。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自康乐/公/以来/,未复能/与其/奇者B.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D.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8.对下面这首北朝民歌赏析欠妥的一项是()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A.这首北朝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B.“穹庐”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居室,用穹庐比喻草原天空,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C.民歌写川、山、天、四野、牛羊,由上而下,再到四野,又由近而远,有层次,有立体感。D.一个“风”字令人欣赏,清风吹过,草浪起伏,牛羊闪现,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9.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北朝魏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10.默写。①《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②《登岳阳楼》中化用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诗句是:③《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④《使至塞上》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诗句是:⑤征蓬出汉塞,。⑥,江入大荒流。⑦《归园田居》中写道“但使愿无违”这个“愿”字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用他《饮酒》里的一句诗来说,这句诗是⑧高峰入云,。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二、阅读理解(56分)(一)(39分)①到于夏水襄陵,沿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shù()其间,清荣jùn()茂,良多趣味。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zhān()裳。”1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12.解释文中加线的词语。(12分)①襄:②虽:③奔:疾:⑤湍:⑥良:13.第①与第②都是写江水特点的,试比较这两段所写之水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14.第③段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给人以怎样的感受?(4分)特点:感受:15.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4分)所写景物有:其特点:16.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分)17.试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18.翻译下面两句话。(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二)(17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