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能看得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牛顿的故事牛顿(1642—1727)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力学、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有巨大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牛顿自幼喜欢读书和思考。牛顿读书和思考时非常专心,由此闹出很多笑话。一次,他一边读书一边煮鸡蛋,等他揭开锅准备吃鸡蛋的时候,发现锅里煮的竟是自己的怀表。还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吃饭,菜已摆到桌上,可是牛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并回到自己的书房,很久也不出来。朋友等得不耐烦,便自己吃起来,还把牛顿的那一份也吃了,骨头留在盘子里,然后不辞而别。牛顿从书房里出来,看到盘子里的骨头,自言自语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获得了崇高的荣誉,但是他非常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他说:“如果说我曾经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他们为什么总要停下来?”一、合作探究:静止的物体若没有力的作用是运动不起来,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运动的物体若去掉推力后就会停下,说明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能运动。讨论讨论一、历史回顾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持续了两千年(公元前384-前322)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伽利略观点是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的(1564-1642)伽利略理想试验示意图伽利略理想试验示意图推论: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推论: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完全没有摩擦力),滑块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ABCDEvθ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推理:小球将会达到同一高度对接斜面倾角越小,运动距离越远对接斜面倾角为零,小球永远运动假想:摩擦力大小为零,小球将会达到同一高度理想实验伽利略(Galileo,1564-1642)•爱因斯坦: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的真正开端。补充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实验次数实验次数表面材料表面材料阻力大小阻力大小滑行距离滑行距离11毛巾毛巾22粗布条粗布条33木板木板最大最短较长较大最长较小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少得越———。探究探究::阻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阻力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假设小车是在光滑的水平表面(没有了摩擦阻力)运动,推理一下,小车会如何运动下去?实验实验次数次数表面材料表面材料阻力大小阻力大小滑行距离滑行距离11毛巾毛巾22粗布条粗布条33木板木板最大最短较长较大最长较小?阻力为零想象想象光滑表面光滑表面实验结论: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不需要要力来维持力来维持1、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2、小车在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何关系?3、小车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论证】请思考下列问题:为了保持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运动的车减速并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艾萨克牛顿(IssacNewton,1642年~1727年)三、牛顿第一定律三、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思考: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得到吗?2、理解:①不受外力:等效于外力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最后的速度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②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运动不需力来维持。不受力时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通过科学推理而得到的,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