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语文主题研修实验方案通化县兴林镇中心学校逄锦桥一、学科教学现状,研修主题提出的事实依据。1、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通过调查了解,留守孩子占19%,他们的实际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的孩子临时监护人是亲戚。隔代抚养或临时监护,能解决学生的生活,但少了一份必要的亲情、缺了一份无可替代的心灵抚慰,学习上没有及时的家庭辅导和监督。每次开家长会,到会率不足70%,来的不是上了年纪的留守老人,就是家庭主妇。我们深深地感到,留守子女的学习已成问题,孩子的父母因外出务工让他们的学业辅导出现新的、长期的危机,只有让我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自觉学习、能自主学习——为个体的持续发展注入活水。这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时不我待。2.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主题研究二、研究范围。六年级三、研修的主课题及子课题。(一)、主课题(研修内容):小学高年级语文能力的培养四、研究的过程。(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08.30——2015.09.15)(1)对三个学段班级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记录。(2)设计小学高年组的语文主题学习方案、计划。(3)根据小学高年组语文主题学习的方案、计划设计语文主题学习子课题的方案计划。(二)、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5.02——2016.07)(1)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2)和高年组成员一起深入课堂调研、指导。(3)给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教给学生的阅读、习作方法。(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5)开展语文能力培养的实践课、指导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定期通报研究成果。(6)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8)举行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三)、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16.8——2016.9)(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在校内交流。(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3)形成详细、具体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五、研修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六、研究方法。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从调查小学生语文能力现状入手,总结以往语文教学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找出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分析小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基本要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培养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方法,结合运用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进行,边调查,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归纳,逐步深化、提高、完善。七、预期完成的工作任务。(一)、学生形成强烈的学好语文的愿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语文学习方法。(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和倾听、积累能力等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五)、整个班级会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八、预期成果及形式。1、文字成果:《语文主题丛书》阅读积累;优秀作文选集;学生手抄报集。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自主积累;学生自主习作。4、班级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