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游戏是活动者内在动机的活动,不受活动以外的目标控制,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活动本身因而是自由的;游戏是活动者自主的活动,它不受活动以外的他人控制,因而它是符合自己意愿的一种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它不受结果评价的制约,因而它营造的是一种轻松安全的氛围;游戏是在个体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它无须承受过于超越自己能力的行动,因而游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在操作物体的动作中建构经验,因而它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游戏的发展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感发展的价值,二是认知发展的价值从情感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情感补偿,游戏的象征意义使孩子在游戏中能满足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其次表现为情绪宣泄,孩子在现实中压抑的情绪能在游戏中得到排解。因为游戏是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已经从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转化为主动的执行者。所以前苏联的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从认知发展来看,其发展的功能首先表现为自发探索。所以《纲要》仍然坚持了《规程》的思想,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是“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二是要求“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我们知道,要保证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那么这个集体活动的组织也必须是游戏化的,即首先这个活动的目标要隐蔽,外在的要求尽可能地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其次是幼儿感兴趣的意愿活动,所以活动中要使幼儿有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度;第三要注重过程体验,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不要急功近利;第四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是幼儿力所能及,是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这几点都是游戏的内在要素。在幼儿园教育的现实中,往往由于没有把握好游戏的这几点要素,便使幼儿园的游戏徒有“游戏”之名,在幼儿的自发游戏中,不乏教师的导演和控制,在教师组织发起的集体游戏中,热热闹闹、唱唱跳跳地围着老师转,游戏的权利并不在幼儿。可见,要使教育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游戏的功效,利用游戏的“自发”机制很重要,其关键是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而不是表面形式,因为只有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幼儿才能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目的是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在具有自觉教育性的幼儿游戏中健康成长,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游戏教学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儿童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更重视培养儿童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因素,即以塑造儿童的主体人格为宗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是对幼儿的成长最具价值的活动,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是幼儿园中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也是幼儿最愿意从事的活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养成也有赖于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地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这两类活动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游戏化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密不可分。因此,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一、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成了完成各级教学目标、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