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材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主要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全文篇幅短小,故事性比较强,句式简单,语言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可是,课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毛主席,学生了解得并不多。因此,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全文识字、朗读时重点,感悟是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品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字。3、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4、看着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挖井人”是指谁?谁“不忘挖井人”?二、初读感知,合作学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思考问题。2、指名读课文,相机教学生字新词。1)第1自然段:新词:毛主席、领导、革命2)第2自然段:新词:战士(战:翘舌音;形声字,与“站”区别。士:翘舌音;与“土”区别;扩词。)、乡亲3)第3自然段:新词:解放、刻着、想念3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1)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2)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4、再读课文,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1)说说挖井人是谁。简介毛主席。2)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谁呢?(乡亲们)三、品读感悟,学习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1、这是哪里的乡亲们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课文第1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有几句话。2)男女生分读,分组读,齐读。3)“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那儿”指哪里?预设:沙洲坝。(能否说得具体一点?)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随问题出示填空:①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住过。②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③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住过。(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把两句话并为一句话!)4)分组读,1、2组读课文里的两句话,3、4两组读合并后最具体的一句话。二、学习第2自然段师:沙洲坝乡亲们为什么不忘毛主席呢?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1、学习第一句话1)出示句子,你读懂了什么?画出“没有井”,“很远”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3)师:假如你走很远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很累,脚很酸……)师:乡亲们走很远的路,还要挑着水,他们会怎样呢?4)师引导用上“如果……”说话:如果遇上雨天……如果遇上雪天……5)有感情地读第一句师:毛主席看着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方便大家,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2、学习第二句,感悟思考:1)有了井,乡亲们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挑水了,你能想象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2)像毛主席这样不但自己带头挖井,又领导、指挥着战士们、乡亲们一起干,这就叫着--“带领”。3)读第二句。3、一起来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齐读第2自然段。4、毛主席为沙洲坝的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怪不得乡亲们——(再读课题)。那么,沙洲坝的乡亲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再现生字,指导写字1、指导识字。1)出示生字卡,生拼读生字。(师及时提醒容易读错的字。)2)师提示生主动介绍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