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当下,享受生命博山区考院小学王洪国“当下”是明天早上乘校车时对司机叔叔的一声问好;是每个雨天从车门到廊檐的伞桥;是每周五车厢里的笑声、歌声、诗歌朗诵声;是跳绳时心对“跳”与“绳”的专注;也是每天合着节奏的坚持。是的,此时此地,所能做好的其实只有一件事,每一件当下的事都做好,就为下一件事打下了的基础,主管上的“要好”和客观上的“能好”往往背道而驰。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远大理想”,但长大后往往抱怨各种客观条件的不如意,又有多少人是按照既定目标,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当下”的事情的呢?我们每天的教学,也是每天的“当下”的任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程序上看似一环扣一环,一丝不漏,但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真的把“当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任务都落实了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如果扎实地做好了每一个“当下”,你将满载而归;反之,时间长了,你的工作会漏洞百出。正如书中所说,无论老师、学生,每个人能守护“当下”,尽全力呵护“当下”,那么人生首先得到的是一个“当下”的快乐。而成功,只是对“心在焉”的额外奖赏罢了。书中作者对学生渗透的生命教育,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前一段时间,我们也进行过生命教育的探讨。当时我的理解很狭隘,我认为一般教师只需上好课,教会学生知识就可以。所以当时我也只是注意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而书中作者在“与“死亡”面对面一章”则让我明白了怎样进行“深入人心”的生命教育。在和学生一起缅怀一位逝世的同事的时候,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学生要珍惜身边所有的人,真爱自己,真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不管是人,还是其它。拓展开来,就是在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珍惜自己的学习,在家要要孝敬父母。爱护花草、小动物同样也是珍惜生命的具体体现。作为教师,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珍惜自己的学习,这也和生命教育的观点相符。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没有只负责传圣旨的大臣,没有人云亦云的仆人,没有只抄答案的文书,没有一字不差的复读机,这样的课堂是更多的是学生灵动的思维的展现与碰撞,学生深刻的思想交流与完善。这样的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谁又能不喜欢?让我们在中国百合班的激励下,慢慢地学会珍惜当下、珍惜生命,享受当下、享受生命、享受成长、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