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文言虚词梳理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是一人肩上扛戈形,会负荷之意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水何澹澹《观沧海》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5、水何澹澹《观沧海》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疑问副词多么何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疑问副词:为什么、怎么副词:多么像一个簸箕的样子——簸箕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秦王恐其破壁。3、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4、请归取其孥5、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其说可得闻乎?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8、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9、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1、其若是,孰能御之?12、其信然耶?其梦耶?(《祭十二郎文》)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秦王恐其破壁。3、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4、请归取其孥5、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其说可得闻乎?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8、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9、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1、其若是,孰能御之?12、其信然耶?其梦耶?(《祭十二郎文》)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他们的他自己的你的那些这种表揣测大概难道、表反问还是、表揣测一定、表命令如果、连词表假设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助词、无实义其1、代词(人称:我、我的、他、他的、你指示:这、这些、那、那些)2、语气副词(揣测大概,反问难道,期望还是,命令一定)3、助词,无实意像人们面部下垂的胡须——胡须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假设如果表修饰表因而表目的代词、你的而连词: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但是,却假设,如果目的,来,用来因果,因为代词:你的1、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3、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6、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1、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3、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5、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6、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而且况且尚且却将要暂且况且且连词:1、表并列,而且2、表递进,并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