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定农村有用型人才开发计划与制定创建安全社区工作计划汇编制定农村有用型人才开发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县域经济突破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以人才兴农、科技富农、产业强农为宗旨,建立健全农村有用人才的培育选拔机制、法律规范管理机制和创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村有用人才的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进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有用人才进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有用人才培训体系,健全和法律规范农村有用人才选拔、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的农村有用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形成有效的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级农村有用人才开发工作协调机制。到XX年,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养优良、创新能力较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具体目标是:1、总量目标:到XX年,全市农村有用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4.8万人进展到15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1%。实现每村拥有农村有用人才89人,每万人农业人口中拥有农村有用人才340人。2、结构目标:到XX年,实现种植业农村有用人才达到4万人;养殖业农村有用人才达到3.5万人;农产品加工类农村有用人才达到3.5人;销售类农村有用人才达到2万人;其它各类农村有用人才达到2万人,初步形成符合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需要,种、养、加、销各类农村有用人才比例适当,高、中、低三个层次有用人才相互衔接、协调的新格局。第1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素养目标:实现农村有用人才的思想素养、知识层次、科技能力普遍提高,高层次农村有用人才的科研创新、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显著提高。到XX年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农村拔尖人才分别达到200人,XX人,5000人;高中级农民技术职称人员达到XX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达到5000人;有影响的农村经纪人达到10000人。三、主要任务(一)建立和完善培育培训体系1、加强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县(市)区农村职业教育中心、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学校、专业技能训练中心,建立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基地,乡、村要分别设立培训站和培训点,形成以县(市)区培训基地为中心,辐射乡、村的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基地网络。加强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基地信息网建设,积极推行网上远程教育,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2、加强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动态管理,形成相对稳定的,以高校老师、科研专家、职业学校骨干老师、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组成的各类人员互补、覆盖全市农业各领域的师资队伍,不断满足对农村有用人才培训需要。3、全面实施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工程。根据职能分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每年完成培训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的三分之一,三年培训一遍;大力开展农村科技骨干培训,充分发挥县(市)区农村有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各级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每年分别培训农村科技骨干200人次、1000人次、XX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千人培训工程,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每个乡镇结合实际,每年培训1000人次;第2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力开展农村后备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村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每年培训XX人次,进一步壮大农村有用人才队伍。同时,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程、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千人培训工程”、星火科技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职教中心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妇女双学双比培训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各项工程,大规模培训农民和各类农村有用人才,进一步提高广阔农民和农村有用人才的致富本领。(二)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完善农村有用人才开发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1、制定有关支持农村有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等有偿技术服务的相关政策,保护农村有用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合法经营所得。2、积极协调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