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无以立——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不学礼,无以立——为创建文明校园而努力。文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易》中就出现过“天下文明”一词。虽然这里的“文明”一词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大有不同,但是其中让人感到的文雅与光明也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一个文明的校园,必定会让人们眼前心上一亮,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文明行为习惯是保持校园和谐、健康、向上氛围的前提,也是树立我们健康人格的基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这个话题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需要长久努力并要付诸实践的话题。就此,我们先来看看远在欧洲的德国,是如何用文明礼仪赢得世界对它的崭新认识的。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二战历史,格外重视孩子的行为文明的教化。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德国。比如,德国的公共场合,凡是有门的地方,总会有这样的现象,走在前面的人,进去后总要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进门。如果有,他就扶着门让后面的人进去,后面的人进去后,也总是要向扶门的人说声谢谢,很少有人进门后便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而在扶手电梯上,决没有并排站着的人。所有人上楼、下楼时都站在右侧,空出左边的位置,以便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这是多么为别人着想啊。虽然它不是一项法律,只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是恰当的行为一旦成为了良好的习惯,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一旦成了大家都奉行遵照的原则,文明自然就形成了。我想,学校也是如此。文明需要一种集体氛围,如果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在心中种下文明的意识,进而以此监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我们的校园就能因我们的文明而文明。所以,当你听到下面我说的这些小小的细节,请思考一下,你是否正是这样做的。如果你都做到了,我想,“文明”一词应该与你近在咫尺了。早上,虽然天气很冷,公车很堵,但是你仍旧精神抖擞地走进校门,用你明亮的嗓音和明媚的微笑向老师和你的同学打个招呼;如果来到教室有点早,你计划着这个早上可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读一篇美文,背一些漂亮的英文句子;预备铃的音乐响了,你坐在美妙的乐声中安静地等待新的一课;在课堂上,你专心听讲,这节课因为你的良好表现更加精彩;课间,你与同学一起聊聊新近发生的趣事,或者在阳光下适度地动一动;班上有同学身体不好或者遇到了其他的困难,你给予了热情的帮助;班上,从来不曾看到侮辱性的绰号从你口中传出。在楼道里,你会尽量保持自己的左边空着,让来往畅通无阻;楼道像个音箱,你不想让自己的音量变成几倍响,说话声音尽量放轻;碰见抬着重重水桶上楼的同学,为他让出道,有能力的,热心问道,需要帮忙吗?天气很好,光线充足,但是楼道、走廊的灯亮着,你愿意多走几步,轻轻地把它关掉。你懂得粮食的宝贵,泔水桶不会因为你而撑得胀着肚子;阅览室里,你安静地阅读,临走时,轻轻地将凳子放在桌子下,阅览室依旧整洁如初;手上的垃圾你会为它找到合理的归宿;地上,有张碍眼的废纸,你忙弯下腰将它捡起;洗手间里,水终于不再长流,因为你的细心。校园里,因为有你那一声热情的“老师好”,清冽的空气都变得温暖。回到家,你拿着一张刚考过的试卷,告诉父母,这是你凭着努力得来的成绩。我说的这些,下面的你是不是可以坦然地说,是的,我做到了?还有许多来不及说的,相信你也正在做着。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将文明的行为变成一种下意识,将文明的意识变成一种纯粹的生活态度,那么文明的气息一定会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翠中一定会因文明而更熠熠生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