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别样情“天真的时代黯淡的年华,留守的娃好孤单好害怕,我好想爸爸好想妈妈,他们打工远走天涯,可别忘了留守的娃”……一曲《留守的歌》唱出了多少留守娃的心里话。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启东滨海新城工业园内有近200家企业,员工近2万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近1万名,他们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外出打工,自己的孩子只能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和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这个群体,他们渴望与父母团聚,得到关爱,享受天伦。“小候鸟”飞来,敞开“家”门喜相迎盼望已久的暑期终于到了,“小候鸟”们纷纷怀揣着对父母的思念和相聚的兴奋之情,千里迢迢来与父母团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说是团聚了,但爸爸妈妈大部分时间都要进厂上班,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照顾孩子,更不用说教导孩子学习、带孩子出去玩了。显然,很多“小候鸟”在父母身边实际上处于一种“陪工”状态,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里缺少玩伴、没有向导,只能关在宿舍里玩玩电脑、做做作业,依然承受着原先的那份寂寞和单调,无聊且不安全。滨海工业园管委会从践行群众路线,关注职工生活的角度出发,联合辖区内3所公办幼儿园成立了“小候鸟”俱乐部,开展了“小候鸟暑期团圆梦”的活动。活动吸引了80多位家长前来报名,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分成了五个班级,免费为孩子们开展了口语朗诵、绘画、舞蹈等培训。为了迎接这群“候鸟”,三所幼儿园的辅导老师们都纷纷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与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相约滨海。滨海幼儿园的黄园长早早地安排好教室,布置好环境,迎接“小候鸟”的到来;近海幼儿园的蔡园长放弃了探亲假;向阳幼儿园的陈园长放弃照顾自己孙子的时间,全面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统筹。园长们和教师们一起群策群力,全力开展好“小候鸟”俱乐部的活动。陌生到熟稔,护犊之情油然生7月21日,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美丽的滨海幼儿园,老师们也早早来到教室笑迎这些孩子的到来。可孩子对老师陌生,老师对孩子也不熟悉,尤其有几个孩子还不满三周岁,没上过幼儿园,哭着喊着要妈妈,有一位老师抱孩子的时候,手臂上还被指甲抓了几个血印,疼的几乎眼泪都要出来,可她们没有怨言,而是变着花样哄孩子,让他们减少生疏感。几天下来,这些可爱的宝贝都开开心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呢!语言上的难沟通,加上留守儿童的性格大多内向,给教师们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挺大的困扰。三班的施老师告诉我们:她们班有几个孩子不太合群,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怎样才能走进这些孩子的真实生活?如何了解他们的心里世界呢?利用午餐时间,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吃饭,问问他们老家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爱好,主动给他们夹菜添饭,让他们讲讲老家的一些趣事和方言,对能愿意跟老师交流的孩子给予鼓励,慢慢地一些内向的孩子们也愿意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地说话了。四班的荆欣晨小朋友学习舞蹈时动作放不开,她说怕学不会,怕同学笑她,陆老师耐心疏导,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纠正,还鼓励其余的同学一起帮助她。一天一进步,三天大进步,老师们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陆老师说:“虽然和这群孩子相处,一开始彼此都很陌生,也有调皮的,也有小懒惰的,但他们都很淳朴天真,也很听老师的话,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他们的无邪烂漫。他们都来自不同省份,能在一起学习,就是一种缘分啊”。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心是细腻的,包容的,对这些平时难承膝下之欢的孩童来说,多付出一份关爱,少一份指责,留守的童年就会多一份快乐,就会心存一份感激,在她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幸福的回忆。小小舞台,依依惜别情意浓在二十多天的培训活动中,老师们根据年龄特点精心编排了西班牙舞蹈、诗朗诵、表演唱、童话剧等等,8月11日晚上就要在园区广场上举行文艺汇演啦。下午,老师们给孩子们精心地化妆,一张张小脸蛋写满了兴奋和激动。舞台上,当主持人临时挑选几个“小候鸟”代表讲述活动心得时,他们质朴的言语和举止真是令人感动,来自河南省的唐俊同学,第一次登上舞台的他既激动又紧张,眼泪不由流下来,他说:“我在滨海认识很多新老师和新朋友,拍了很多照片,这个暑假我过得非常有意义。”一个只有6岁的小女孩,也紧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