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口语交际教学是一种对学生比较理想的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听说、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单是提法上的改变,而是当前语文教育理念的一项重大变革,让学生学会言语交际,学会与人交往,将语文知识推向生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也着实把听说能力置于了最重要的位置。那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就要以“活化教材,深化教学”为方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到实处。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口语交际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有实践意义的交际环境,因为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很多时候,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那种想交际的行为不一定会发生,它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地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交际动机,这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在交际情景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让他们置身其中,有话可说。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口语交际《代人购物》时,一开场就对学生说:“老师有一件事想麻烦大家。”然后出示大屏幕,告诉学生这是哈尔滨市的一位老师,听说我到这儿出差,就托我给她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买样东西,昨天一到这儿,我就去了××商场,想为她女儿买个文具盒,可是挑来挑去就是拿不定主意,后来听说你们班的学生特别会买东西,所以就想请你们帮这个忙,愿意吗同学们都热心起来……二、规范语言,明确训练目标口语交际是在双向互动中进行的,当交际双方面对面说话时,需要的不仅是听说的技巧,还应具备规范的言语和文明的举止。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并不只是把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放到首位,而是重点培养学生敢说、乐说,使其愿意交际,在说话时做到姿态自然,举止大方,用语得体,礼貌待人。训练学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话完整不结巴,表达清楚不重复。但从中又鼓励提倡个性化的语言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三、示范引导,优化交际过程1.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学习的典范”,也就是做个样子给别人看看。为什么说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示范引导呢?这是由我们的教学对象决定的,小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还尚未完善,在教学中的许多情况下,教师都有必要为学生做个样子,有了样子就有了模仿的对象。别忘了,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就如练字要先临帖一样,当然示范也不一定全由教师来承担,有时候也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来做示范。2.引导正确的评价。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认真倾听,仔细思考,客观对待,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侧重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情感态度进行评价,评价交际的语言是否清楚明白,评价交际的方式是否讲文明,有礼貌,从中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个性化的思想行为。四、互动教学,提供交际机会新的课程标准里明确地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1.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导之有方,是否能激起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要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既自主又合作,既主动又互动,走出师生圈,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中的组织者,这样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2.生生互动。如果说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是新旧教学思想的重要分野的话,那么“生生互动”更是解放了课堂的禁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悟学习,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交流;让他们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