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喜泉学区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古诗二首》授课教师:主备人李效花组长审核课时第二课时成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3.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意味与美感。教学重点用心品读诗文,体悟“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等词语构筑的画面与意境,读出诗的意味与美感。教学难点感受不同诗人眼中对水的不同描绘,对西湖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产生向往。教具应用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出示图片,置身西湖1.谈话: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美。2.出示图片3.交流看后的感受?二、介绍作者1.苏轼何须人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一句话说一说作者给你留下的印象。2.介绍写作背景三、品读诗文,体验情感(一)认读诗文1.范读。2.自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律。3.检查朗读。(二)感受诗意1.自学: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诗意。2.交流自学结果。这首诗写了什么?3.品诗现画,(1)出示阅读话题:读完这首诗,大家感觉到西湖的美吗?美在哪呢?用心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次你从诗中的字里行间能看到了西湖怎样的美丽景象?(2)学生自读(3)全班交流:(三)交流要点水光潋滟晴方好1.从“水光潋滟”中看到了水光波动,金光闪闪,五彩斑斓的西湖。2.设问: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像)山色空濛雨亦奇。1.从“山色空濛”中读到了“迷迷蒙蒙”。2.设问: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这两句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西湖?①西子是谁?究竟有多美?(西子资料)生畅言。②那此时苏轼把西湖比作西子了,西湖得有多美?(生想象)③“淡妆浓抹”什么样?“盛装浓抹”之下的西湖什么样?“淡妆”之下的西湖又是什么样?谁来读?(四)体会情感①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②看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③带着体会读文。(五)小结:寥寥四行短句,画描出西湖的精髓,西湖就如那吴越时代的美女西施,淡妆粉黛也好,浓抹唇眉也罢,都不能增减她靓丽中的妩媚;而西湖不亚千年前的西施,不管晴空艳阳,还是细雨和风,都无时不展示她别样的韵味,另类的风情。诗人赋予了西湖灵魂,非东坡妙思佳句不足以极其美;西湖挑逗出诗人才华,非西湖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特征神韵阴柔之美天然姿态教导处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