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从“心”开始对儒家道德心、道家自然心、佛家觉悟心的现代阐发,绝对可以提升中国管理者的水平与境界。摘自张应杭《国学的管理智慧》(宣纸珍藏本)之扉页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我们深信:我们深信:如果要改变你的团队,必须首先如果要改变你的团队,必须首先改变你的管理理念。改变你的管理理念。结合课程的传授,我从我的《国学的管理智慧》一书结合课程的传授,我从我的《国学的管理智慧》一书总结的总结的108108则古代管理原则中,精取出则古代管理原则中,精取出1010句管理格言,句管理格言,希望起到窥斑见豹的功效。希望起到窥斑见豹的功效。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一:格言之一:明“道”优于研“术”。明“道”优于研“术”。如果你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你就永远不可能如果你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你就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哪怕你驾车的技术再好。所以,到达目的地,哪怕你驾车的技术再好。所以,“道”这个字是“首”(大脑)加“足”字底。“道”这个字是“首”(大脑)加“足”字底。它告诉我们先要动脑子想明白了方向它告诉我们先要动脑子想明白了方向,,再开步再开步走。走。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二:格言之二:治理之道,治心为上。治理之道,治心为上。制度只能管住人的行为,却管不住人的心;制度只能管住人的行为,却管不住人的心;奖金可能会有当时的激励作用,但是很快它的奖金可能会有当时的激励作用,但是很快它的拥有者会嫌少而永无满足之时。拥有者会嫌少而永无满足之时。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三:格言之三:重视一个人的德行。重视一个人的德行。所以,中国人向来认为“做事先做人,做人以所以,中国人向来认为“做事先做人,做人以德为本”。以儒家经典《大学》的话说就是:德为本”。以儒家经典《大学》的话说就是:“德本才末”。因此,当你在用人重才还是重“德本才末”。因此,当你在用人重才还是重德的问题上犹豫时,必须优先考虑一个人的德德的问题上犹豫时,必须优先考虑一个人的德行。有才无德的人决不可用,因为他会把你的行。有才无德的人决不可用,因为他会把你的组织风气搞坏。组织风气搞坏。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四:格言之四: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这是儒家“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也是俗语这是儒家“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也是俗语“和气生财”的另一种表达。正如这世界上找“和气生财”的另一种表达。正如这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你也找不到绝对与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你也找不到绝对与你相同性情的另一个人。所以,你尽可以不同你相同性情的另一个人。所以,你尽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和立场,但你要包容他。意他的观点和立场,但你要包容他。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五:格言之五:把握平衡。把握平衡。儒家的中庸之道是讲平衡,道家的太极思维儒家的中庸之道是讲平衡,道家的太极思维也是讲的阴阳平衡。这是不走极端,永远让事也是讲的阴阳平衡。这是不走极端,永远让事情留有回旋余地的管理智慧。情留有回旋余地的管理智慧。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六:格言之六:知可为而为,知不可为而不为。知可为而为,知不可为而不为。这是道家“无为”思想的真谛,也是禅讲的这是道家“无为”思想的真谛,也是禅讲的“色即是空”的道理。所以,懂得有所不欲、“色即是空”的道理。所以,懂得有所不欲、有所不思、有所不为,恰恰是成功的要义。有所不思、有所不为,恰恰是成功的要义。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张应杭推崇的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七:格言之七:低调做人,专心做事。低调做人,专心做事。自然界中水是最底调的存在,但它又是最强大的。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种做事做人“水过无痕”的智慧。十句管理格言十句管理格言十句管理格言十句管理格言格言之八:格言之八:善于放下。善于放下。道家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