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模拟个人总结-李越-40770015当老师宣布这是最后一期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都非常紧张,在之前的几期中,我们组的成绩还不错,还拿过第一,但是目前名次有所下滑,所以大家对决策都非常谨慎。第一次参加企业竞争模拟,之前听老师在讲一些关于这个的知识时,还觉得很渺茫,有点不知所措,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操作,真正了解了一些东西。1.环境分析的重要:模拟环境中给大家提供了同样的背景信息,但是各组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决定了各公司的整体战略正确性和对市场把握的准确性。2.企业内部分析的重要:例如企业的竞争力分析以及波动分析等,在比较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多因素发生作用促成同一结果。只有认真分析波动的真正原因,才能药到病除,否则将无法扭转情况恶化的趋势。3.利用分析方法的重要:从生产开始制定优化决策方案,并为以后的信息分析和经验总结提供可参照的标准化细分信息。4.发展性思维的重要:居安思危?畏手畏脚:初期策略(不能保守)放开手脚?孤注一掷:中晚期策略(不能极端)变动的微调:整体策略(权变的运用,使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例如单期现金压力和长期现金压力分担的问题。5.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选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规模的扩张和经营体制的变革不再是第一位的时候,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也将随之回归内部融资的方式。主要靠内部积累。当企业属于利润稳定或者说是利润上升的企业,行业需求稳定增长,企业急需自我发展时可以承担较高比例的债务,因此可以适当降低自有资本比例,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比如说银行贷款和债券。首先,我对企业竞争模拟做一个整体分析:,竞争模拟中企业不同阶段需要不同对策,竞争模拟开始时不同的风险态度影响整个竞争过程决策的趋向,企业管理者对自身能力及所处环境的准确判断影响决策,市场定价,成本控制,现金流综合考虑,资本结构对于公司发展的影响,财务杠杆,整体市场属于膨胀型市场,需求增长型第二,关于各个方面地总结如下:一、营销方面企业没有负担,做出决策是否进行大规模投资:实际应该进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使用发债的形式本组希望企业进行平稳发展,所以采用了小规模招人,小规模购入机器的方法,希望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没有负债并进行逐期分红。实际该种做法不是用于迅速成长的市场,错过了企业发展良机。我们认为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获得出线的机会,ABCD4个产品全部都要生产才是最有保证的。起初,虽然我们只生产了ab两个产品,最终排第六名,但是出线的路程确实相当惊险的。这里我们仍然犯了一个错误,也许是太追求现金流的稳健性,我们在买机器上有点保守。事后我们分析,这也许是我们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了。机器是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影响确实是很大的,没有机器就没有后劲。所以,我们得到的经验就是在资金链不断的情况下尽量买机器,这也是我们在前期经营很好的情况下突然落后的原因。二、财务方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首先,就是一定要熟悉规则,要真正的理解规则。比如规则中提到期末现金必须留到250万,如果不够就需要贷款余额补足。结合考虑贷款发债两种方式,这种短期的模拟竞争中,应首先考虑发债的形式,实际是减轻了竞争期中单期的企业现金流负担,并有减税作用,实际资金成本和贷款差不多。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强调的是对财务数据计算非常精确,预算也要尽量准确,不然如果出现现金流断掉的情况,那种失误将是致命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一直感到非常幸运,整个过程中的财务数据计算非常精确,误差几乎就在1,左右,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财务是团队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三、生产和人力资源方面之所以将人力资源和生产在一起总结,原因想必大家都可以想到,能否将产能发挥到最大化,能否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数量,能否将所招聘的人员全部利用起来,生产和人力资源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对人员的调整,有效改善了人均利润率,所以钱期可以多招些人,后期最好少招些人这样才会更行之有效,而我们小组放了一个错误就是一直扩招。我们使用老师给我们的excel来制定的优化生产安排。如下图:抛开比赛本身的技术方法层面的收获外,我们的收获还在于:对国际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