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课题:位置与方向一、教学活动背景分析1、教材解读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某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某些感性的经验,只是没有进行过具体的学习,并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3、学习目的(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拟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朴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学单设计(见附表1)(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随机点人,说一说,我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电子书包的抢答功效),规定其中一名学生转方向,再回答上述问题。为什么一种人一下是你的前面,一下又是你的左面了。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引出我们除了能够用前后左右来描述方位,还能够用东南西北来描述。教师板书:东南西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生介绍分辨方向的办法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懂得哪些分辨方向的办法呢?(如:看太阳分辨、看北极星分辨等)总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旋转的,并且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并且画设计图的时候普通以北面朝上。2.分辨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大家看我们的校园是按四合院的格局来布置的,课前我们都观察了校园的布置,并制作了校园的平面图,那根据你们掌握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我们校园的东南西北吗?小组内说一说。讨论规定:1.你首先找到的是那个方向,用什么办法找到的?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种方向分辨出另外三个方向的?3.说一说校园内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呢?4.讨论完后把四个方向写在设计图纸上,并拍照上传。电子书包:运用分组研讨下发任务,学生先用电子书包的拍照功效,把课前绘制的校园设计平面图拍照,在运用批注功效标注好东南西北。3.回到我们现在的教室里,分辨教室的东南西北,并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谁呢?转个方向呢?总结: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变化而变化。(电子书包的小测试卷)电子书包:运用试卷测验下发任务,学生在电子书包上面进行答题。老师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说。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长春街小学的外教老师想理解武汉的红色文化,想让同窗们给他指一下路,同窗们乐意协助他吗?推送红色路线地图,小组内讨论:(电子书包推送图片,画路线图)1、选择一条你喜欢的路线,在图上画出来2、组内互相说一说应当怎么跟外教描述你们所画的路线。电子书包:运用图片批注功效下发任务,学生在电子书包上面进行路线的绘制,老师进行随机投屏功效,看小组画路线图。然后挑选画的好的上台报告。四、总结评价,形成技能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诸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由于这是急需解决的。板书设计:位置与方位东南西北(三)教学反思: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在本学时教学中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量多地给学生某些实践活动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足报告、交流生活中分辨方向的办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结合校园和教室的具体状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这一学时即使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