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素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爱好,提高学科质量,使幼儿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愉快成长,特制订本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比较长短,比较最长和最短。比较粗细,比较最粗和最细,按规定排序,数数,6、7、8、9、10的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形状特性,里和外,空间位置,整体与部分,逻辑推理,共24个学习认识内容。教学目的规定:(一)目的:1.激发幼儿对事物中存在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及其逻辑关系的爱好,指导幼儿体验生活中包含的多个数量关系,感知数学的重要性。2.发展有关数、量、形、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激励幼儿初步使用分类排序、推理、计算、估算与预测等初步办法探究事物的重要特性。3.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励幼儿运用数学思考、分析问题情境,选择解决问题的方略与技巧,解释和证明自己的答案,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发明性。4.培养数学的阅读与交流能力,指导幼儿用自己最能理解的某一语言形式,如实物、图片、符号、文字等叙述实际生活中的多个数学现象和数学关系,并与同伴、教师、家长交流。5.激励幼儿动手动脑,主动探究用简朴的数学办法解决实际生活和游戏中的简朴问题,感知数学的实用性。(二)规定:1、是幼儿认识长方形,粗细,比较出最长和最短,最粗和最细,按规律排序。2、使幼儿在认识物体的同时练习数数,认识6、7、8、9、10,并能用数字表达相似数的物体。3、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能对的区别各图形,掌握它们的特性。4、理解方位,掌握里外、空间位置。5、分辨整体与部分,初步培养逻辑推理与思维能力。四、教学办法与方法:1.将数学教育建立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由于经验受限,幼儿很难对的判断事物,如看到10斤树叶和10斤煤摆在一起,幼儿就会把大的看作重的,会说“这堆树叶比煤重”。因此,就得引导幼儿发现新旧经验之间的关系,重视幼儿已有的生活和游戏经验,思考与否有必要加以丰富和补充,教学时要减少解说和集体教学活动,增加幼儿的实际操作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探索。2.重视幼儿的参加和探索过程:幼儿数学学习必须是幼儿主动参加的过程,数学教育应当以问题为中心,根据问题情境设立一系列游戏、操作等活动,充足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3.重视数学环境的创设:幼儿是通过感官和对具体事物的接触、探索、尝试、操作和体验来发展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口授耳听的学习方式难以提供他们思维发展所需要的直接和具体的经验。4、要有效地增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借助实物和图片,通过集体的演示、解说,分组的研究、交流、探讨,个别的操作练习及游戏等,引导幼儿学习数概念及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应创设适宜的环境,如设立数学活动区(角),提供有助于幼儿数概念发展的操作材料,制作有关数学学习的墙饰、挂件,张贴有关数字和实物的挂图、卡片,以激发幼儿探索和学习。5、开展多个活动来进行数学教学:设计多个活动,提供不同的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小朋友的多个需要。6、让幼儿实际操作来进行数学教学:只有在幼儿参加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五、教学进度计划:共20周,每七天5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