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复习题_共7VIP免费

伤寒复习题_共7_第1页
1/7
伤寒复习题_共7_第2页
2/7
伤寒复习题_共7_第3页
3/7
选择使用,当时我是没怎么看这份东西《伤寒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坏病: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2、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你为合病。3、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4、系在:系:联系。涉及之意。5、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烦燥。虚:非正气虚。指无形邪热扰于胸膈,引起的烦燥。6、固瘕:是因胃中虚冷,水谷不消而欲结积的疾患,其特征为大使初硬后溏。7、旦日:明天。8、消渴:口渴大量饮水的症状。9、时瘛疭:瘛:收缩,疭:舒缓。时瘛疭,是指阵发性肢体抽搐。10、周时:指一日一夜,即24小时。11、奔豚:证候名。气从少腹上冲犹如豚之奔而得名。12、水逆:指饮邪内停,水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而饮入则吐的一种证侯,为蓄水重症的表现。1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谓之并病。14、晬时:即周时。一周十二个时辰,即24小时。15、寒格:指上热下寒相格拒。16、下利清谷:清:入厕之意。下利清谷即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二、判断题1.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汤主之。(×)2.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3.桂枝加芍药汤主治“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4.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太阳。(×)6.黄连汤证的病机是中焦虚寒。(×)7.少阴热化证的病机是肾阳虚衰,心火独亢。(×)8.干姜附子汤的服法是顿服。(√)9.茯苓四逆汤是四逆汤加茯苓(×)10.自利而渴者,属太阴。(×)三、简答题1.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热,有热病,有温病。”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伤寒有五”中的“伤寒”。其与西医学中伤寒杆菌引发的伤寒不同。2.简述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症、病机和治法。太阳中风证症见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而恶风寒,脉浮缓,舌红苔薄白。病机:风中肌腠,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太阳伤寒证症见:头疼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脉浮紧,舌红苔白。病机:卫闭营郁。治法:辛温发汗,散寒解表。3.何谓坏病,其处理原则是什么?所谓坏病是指由于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处理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4.小柴胡汤的使用原则是什么?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小柴胡汤使用原则: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条揭示了以主证为切入点进行诊断,以病机为中心进行辩证的灵活的辩证思想。5.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病机及治法点有何不同?五苓散的病机是表邪未解,随经入里,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治宜:化气行水,兼以解表--表里双解;猪苓汤的病机:阳明下后,津伤邪热未去,水热互结于下焦。治宜:养阴润燥,清热利水。6.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皆可治喘,其病机及症状特点有何不同?上四方皆可治喘,但病机症状却各异:麻黄汤所治之喘症见喘无汗,发热恶寒头痛,苔白,脉浮紧。其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肺气失宣;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所治之喘症见喘,自汗出,发热恶寒,头痛,苔白,脉浮缓。其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兼肺寒气逆;小青龙汤所治之喘症见喘,干呕,发热而咳,小便不利,小腹满。其病机为:太阳表实,寒饮犯肺;麻杏石甘汤所治之喘证见喘,咳,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病机为邪热壅肺,肺失宣肃。7.结合方药组成,分析三承气汤证的主症及证候特点。调胃承气汤由大黄四两,芒硝半斤,甘草二两组成;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厚朴二两组成;大承气汤由:大黄四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芒硝三合组成。三方所治主证共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结,腹满,舌苔黄。调胃承气汤的证候特点为里热但不甚实,虽有结滞,大便尚未至结硬。腹满一般较轻,疼痛拒按,伴见心烦,口渴,甚或谵语;小承气汤的证候特点:大便硬,尚未至潮热,里热不甚,但已成实。腹胀满较重,伴见心烦甚或谵语,以痞满为主,燥坚不甚;大承气汤证为热甚而实,大便硬,发潮热或燥屎已成者,见腹胀满硬痛,或绕脐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复习题_共7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