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各专业和五年制中医专业使用)[课程名称]伤寒论[学时]90(72/18)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伤寒论》是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奠基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经典。在当代,则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列入了中医院校的五年制中医专业和七年制多个专业教育的课程。在五年制与七年制教育中,学习其中的主要原文,并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其学术内涵和应用价值,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程,应放在《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之后学习为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伤寒论》中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从中学习其辨证鉴别和灵活用方思路的及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各科,为提高阅读和研究古典医籍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2.教学内容与要求说明:由于《伤寒论》原书各篇内容的不均衡性,致使讲义各章节内容也不均衡,大的章,内容和要求以节为单位编写,小的章以章为单位编写。概论【要求】掌握伤寒的含义;熟悉《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学术渊源与成就;掌握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了解《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内容】一、《伤寒论》的作者、成书背景、流传沿革和主要版本。二、《伤寒论》的内容、贡献与成就。三、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四、学习《伤寒论》的方法。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说:太阳病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证候分类、治疗原则、传变和预后。第一节太阳病纲要【要求】掌握太阳病表证的主要脉证和病机,掌握太阳病的分类提纲和病机,了解太阳病的传经和欲解时。【内容】一、太阳病脉证提纲1(所附号码是《伤寒论》的条文号,下同)二、太阳病分类提纲236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7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45810五、太阳病欲解时9【附】其它五经病欲解时193272275291328第二节太阳病本证【要求】掌握太阳中风证治、桂枝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掌握太阳伤寒证治、掌握麻黄汤的其它适应证、禁忌证和加减应用;熟悉表郁轻证的因机证治。掌握太阳蓄水证和蓄血证的因机证治。【内容】一、太阳病经证(一)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的适应证12139524424445155753542桂枝汤禁例1617193兼证(1)桂枝加葛根汤证14(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4318(3)桂枝加附子汤证20(4)桂枝去芍药汤证21(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22(6)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62(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适应证355137464755362麻黄汤禁例83848587888950493伤寒兼证(1)葛根汤证313233(2)大青龙汤证3839(3)小青龙汤证4041(三)表郁轻证1桂枝麻黄加半汤证232桂枝二麻黄一汤证253桂枝二越婢一汤证27二、太阳病腑证(一)蓄水证71727473127156(二)蓄血证1桃核承气汤证1062抵当汤证1241253抵当丸证126第三节太阳病变证【要求】掌握变证的治则;掌握表里先后缓急治则;掌握寒、热、虚、实诸种变证的证治;掌握结胸、心下痞、上热下寒证治,了解脏结证、火逆证、和欲愈候。【内容】一、变证治则16上二、辨寒热真假11120122三、辨虚证实证706075四、辨汗下先后标本缓急90919256五、热证(一)虚烦证1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证7677782栀子厚朴汤证793栀子甘姜汤证804栀子豉汤禁例81(二)邪热壅肺证63162(三)协热下利证34六、虚证(一)心阳虚证1桂枝甘草汤证64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118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1124桂枝加桂汤证117(二)阳虚兼水气证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65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67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28(三)脾虚证1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证662小建中汤证1023桂枝人参汤证163(四)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证612茯苓四逆汤证693真武汤证82(五)阴阳两虚证1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292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3炙甘草汤证177178七、结胸证(一)结胸辨证128131上(二)热实结胸证1大陷胸汤证1281351361372大陷胸丸证131下3小陷胸汤证138八、脏结证(一)脏结辨证129(二)脏结证治禁及危候130167九、痞证(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151(二)热痞证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