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穆旦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1979年平反。主要著作有: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走不尽的数不尽的辽阔荒凉的干燥的低压的暗云单调的忧郁的压抑满目疮痍痛苦的生活现状说不尽的故事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充满了灾难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爱情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泉涌的热泪对幸福与自由的渴望得不到幸福,没有自由佝偻的人民不移爬行中华民族艰难而缓慢的前行被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弯了脊背并没有被压垮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多少朝代升起又降落不是一个具体农民,而是广大劳苦群众的缩影永远无言的跟在犁后旋转受难的形象凝固勤劳善良,有着超常的忍耐力安于苦难没有演说\叫嚣\欢快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坚定地融进了死亡没有浮于浅表的豪言壮语只是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当中他们,正是这个民族的中坚力量和取胜的决定力量老妇期待着孩子孩子期待着饥饿忍耐聚集着黑暗的茅屋侵蚀着生活的泥土当农民在前方为民族的生存而冲锋陷阵,他的家人却在家里忍饥挨饿.当他们没有因家人的艰难而放弃了身上的民族重任.倾圮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枯槁的树顶荒芜的沼泽飞过的乌鸦抗日的路还很长,前面的路还很艰难.踟蹰等待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如重擂的闷鼓,雄浑中透出昂扬.发自肺腑的呼喊.对自己民族摆脱屈辱走向新生的殷切渴望和胸中澎湃的激情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必胜的信念!<赞美>唱出了一曲高昂的民族精神的赞歌.再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诗人所面对的是极为惨痛的现实图景,民族灾难深重,是中国广大农民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主要的力量.诗人把自己的赞美献给这些最平凡也最伟大的农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