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解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高频考点常考题型2012中考热度复习提示选择★★说明溶液的特点,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选择、简答★★★★知道溶液的组成,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知道物质的溶角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角度的计算),查阅溶解度表,理解溶解度曲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溶解度曲线历年考查频率较高溶质质量分数选择、简答和分析计算★★★说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意义,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考点聚焦考点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1)溶液: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溶液由____________组成。(2)悬浊液:____________分散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________分散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浊液的共同特征: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______下,一定量______里________继续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均一、稳定溶质和溶剂固体小颗粒小液滴不均一、不稳定温度溶剂不能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③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提醒要点]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应注意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针对训练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泥土C.汽油D.蔗糖D[点拨]液体一般分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溶液是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颗粒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静置会分层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静置会分层的混合物;选项中的几种物质溶于水,花生油、汽油会形成乳浊液,泥土会形成悬浮液。考点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指在_________下,某物质在____________里达到____________时所能溶解的_____________。(2)比例关系: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溶剂质量。(3)溶解度是对物质________的定量表示。(4)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明显,如:________;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____;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__。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100克溶质质量溶解性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KNONaCl熟石灰(5)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________改变而变化的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________。[提醒要点]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应注意前提条件是“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由于溶解度规定了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因此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多少无关。温度溶解度例2如图17-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17-1DA.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D.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点拨]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加热有晶体析出的物质是溶解度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物质。考点3溶质质量分数(1)计算文字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质量质量×100%。公式:a%=m溶质/m溶液×100%(2)进行有关溶液的稀释(浓缩)的计算时分析的关键是稀释(浓缩)前后__________不变。(3)溶液配制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注意]计算时溶液不一定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多少,当已知溶液体积时应根据密度公式转化为质量。溶质溶液溶质质量药匙胶头滴管计算称量溶解【针对训练3】2011·丽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