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具现实状况很多还没学习过有关多媒体信息加工的知识内容,他们这方面的知识水平以“零"为起点或者较低。二、教学内容设计:针对学生“零”起点(多媒体信息加工方面的知识内容水平较低)的情况,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多媒体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从图像和动画这两个大方向出发,介绍图象的类型和辨别方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讲解一些相应的视频音频制作软件给学生了解和欣赏,让学生对这些软件有个感性的认识(较深入的内容可在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中再讨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逐渐走进多媒体世界,感受多媒体的特殊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领域:(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并对其组成元素有一定的理解;(2)理解两种图像类型的概念,并能对其进行区别;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辨别;(3)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之处,并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分析与思考;(4)感受制作软件的闪动魅力,并能对这些软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操作领域:(1)对给出的多媒体信息,能提炼其中所包含的元素;(2)辨别图像的类型及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3、情感领域:(1)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3)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分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修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多媒体概念的建立;矢量图像的理解;如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难点: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图像所蕴涵的信息;五、过程设计:1、新课引入: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师活动]:问:现在我播放的是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家认真看大屏幕,充分发挥你们的观察能力,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边说边操作演示系统)[学生活动]:观察大屏幕所播放的演示系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答:视频、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教师活动]:针对刚才学生回答的结果做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各个元素的存在并做进一步的补充。从而,引出多媒体的概念。2、新课内容[教师活动]:放一段音频,“同学们挺辛苦的,今天来个背景音乐”,“这是一种媒体,谁能告诉我这属于哪种媒体呢?”[学生活动]答:音频。[教师活动]给予鼓励。问:“有同学看过火影忍者吗?"[学生活动]答:“有。"[教师活动]“很好。火影是由漫画为原本进而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制作成视频并配上音频成为动漫的.”[教师活动]首先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导入,向同学们展示常见的应用系统,再询问同学们在其中能发现什么多媒体内容,从而导出多媒体概念的定义.问:同学们能从这么多的系统里发现什么类型的媒体呢?[学生活动]:答:从XX系统里发现视频、声音,XX系统里有文字、文本、动画.[概念一]什么是多媒体?将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多媒体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元素。针对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强调必修课主要是学习图像和动画方面的知识。至于更深入的问题,到选修课再讨论。首先我们来学习图像方面的知识.图(1)位图图像图(2)向量图像问:看大屏幕,首先给大家看两幅图像:图(1)(2)。现在,我要把它们先后进行放大,大家仔细观察,在放大的过程中,图像会发生什么改变?两幅图像改变是否相同?[学生活动]: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思考提出的问题。答:图(1)在放大的过程中,有锯齿形出现,而图(2)在放大的过程中,没有有锯齿形出现。[教师活动]:根据上面所进行的活动,从而提出图像的类型: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并再次结合图(1)(2)进一步分析两类图像的概念及特征。[概念二]什么是点阵图像?是由许多不同色彩的点组成的图像.[概念三]什么是向量图像?也称作为矢量图像,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由于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数学向量的概念,故此处在直角坐标系中简单地引入了向量的表示)[课堂思考]对下面给出的两幅图像,辨别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图像?图(3)位图图像图(4)向量图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