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2007高考复习系列古代诗歌鉴赏寻常一字,尽显风流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考试说明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导导入入苏小妹: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问:“扶”“失”妙在何处?答:“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一个“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学习要点1、理解语言的方法。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3、鉴赏语言的角度。4、表述要清晰规范。1、理解语言的方法。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以文解文碧绿色2.“可怜”是什么意思?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可怜”是什么意思?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以文解文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值得怜悯同情可爱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以旧解新可爱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历遍穷通——汤武偶相逢—以文解文知人论世浪淘沙令王安石2、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22、、鉴赏鉴赏诗歌诗歌语言语言题的题的考查考查模式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鉴赏鉴赏诗歌诗歌语言语言题的题的考查考查模式模式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则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句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欲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依”字有倚仗,依靠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步骤三,作用)例3:《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把“飞来”改为“纷纷”好不好?为什么?分析:好。“飞来”只写出了蝴蝶飞过来又飞过去的情况,而不能描述出飞的状态。“纷纷”是叠用的形容词,“多而杂乱”之意。(步骤一,构词)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步骤二)只有“纷纷”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