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识记)。《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既包括汉语的识别,也包括汉字的书写(在作文中体现)。正确掌握汉语的字形,对准确的书面表达有很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是汉字运用的基本功”。“现代汉语的字形”指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现代字形。“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包括能够辨识且不写错字和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繁体字和已经淘汰的异体字。汉字字形的错误一般指错字和别字。原来由于受电脑限制,均考别字,随着电脑排版技术的提高,已可以构建错字,因此错字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近几年全国高考字形试题有如下特点:1.考查的字形主要是现代汉语常用字(2500个)和次常用字(1000个),特别是《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第一批最常见别字;偶尔考及不太常见的字和不太常用的字,则肯定是课本中出现的重要字词。2.考查的对象主要是常见字、常用字和常混字,特别是音近、形近或音义相近而易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错字不必考虑。3.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设问形式大都是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还有“有错别字(或两个错别字)的一组”“错别字最多的一组”等形式。4.材料包括词、成语、惯用语、俗语等词语,而且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格言等已经成为考查内容。5.由单一的字形考查向综合考查过渡,出现了字音、字形结合考查和注重能力的语境考查,如2007年湖南卷第2题将字形考查放入具体的语言材料之中,再如2007年浙江卷和2008年、2009年的北京卷和2009年的山东卷都将字音、字形与具体语言材料结合。结合全国各地高考的考查情况,我们对该考点作如下几点展望:1.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即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以及同音形近字。2.为了增加试题区分度,一般情况下都考查“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有时也将字形的考查放在具体语境中辨析。3.字形考查仍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题型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其考查的内容将会集中在“别字”上。因此,“别字”应作为重点关注。4.为压缩试卷题量,将字音和字形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题型,将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一、同音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同一个发音,可以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在书写时必须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同音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同形异字,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的字这类字由于读音相同,有些在语义上甚至相似,极易造成混淆。例如“反映”与“反应”、“法制”与“法治”等错用,另外,读音相同也极容易生造词语,例如“仗义执言”写成“仗义直言”,“神采”写为”神彩”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诡谲流金铄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碑帖原物璧还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宽宥犯而不较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歆享濯污扬清明枪易躲,暗剑难防【解析】本题以现代汉语常用字为对象,主要考查对字形的识记和辨析。B项中的“桥礅”的“礅”应为“墩”;C项中的“犯而不较”的“较”应为“校”,意思是“别人冒犯自己也不要和别人计较”;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词义应该是“从暗处射出的箭不容易防备”。【答案】A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定不移地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我们应在日后的工作中抓典型、树标杆,以点代面,用榜样的力量引出竞相上进的局面。C.我国幅园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此,各地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要因地治宜,扬长避短。D.他在学生会主席的竞职演讲中,庞征博引,侃侃而谈。【解析】B项中“代”应为“带”,带动的意思;“代”只有代替,代理的意思。C项中“幅园”应为“幅员”,指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因地治宜”中的“治”应为“制”,是“制定”的意思。D项中“庞”应为“旁”,“其他”的意思;“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答案】A考查音同形异字时,要认真识记不同词语的含义,仔细辨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