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B。A.发贴子—发帖子。C.眼花瞭乱—眼花缭乱。D.延袭—沿袭。本题考查辨析字形,重点考查常见易错的形似字、音近音同字,需要结合每个字的意义来辨析。考题1【解析】D。A.闲熟—娴熟。B.肄万—肆万,伍百—伍佰。C.粘地—沾地。本题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字形,主要考查同音字、形似字。考题2【解析】C。A.纠纠武夫—赳赳武夫。B.不径而走—不胫而走。D.两全齐美—两全其美。本题考查辨析字形,解答时,可以据“义”记“形”,不能凭直观感觉。考题3【解析】B。A.象—像,可见一班—可见一斑。C.针贬时弊—针砭时弊。D.致谦—致歉。解答此题,我们可以采用据“义”记“形”、据“义”推“形”的方法。考题4【解析】B。A.摇摇欲堕—摇摇欲坠。C.脍灸人口—脍炙人口。D.伺服—伺伏。解答此题,若探源定“形”,探究词的本义,就能记住词语,如:脍炙人口。考题51.考查形式:以客观题的形式命题,要求选有错别字的(如2011年重庆卷)或没有错别字(如2011年四川卷)的一项。2011年四川、重庆卷字形采用单独拟题。2.考查热点:因音、形、义相近易误写的词语、熟语。如2011年四川卷“以逸待劳”“鸠占鹊巢”,2011年重庆卷“班师回朝”“清澈见底”;设题点多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有一定的干扰性。3.考查内容:音同易混字(如2011年四川卷“下马威”),形近易混字(如2011年江苏卷“运筹帷幄”),义近易混字(如2011年天津卷“毋庸置疑”)。一、复习方法1.分类整理,将易混字集中辨析,建立别字档案。可以根据自己对有关词语的掌握情况,按照音同、形似、音形两近等角度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别字档案。整理时最好不要出现别字,以免正误混淆,干扰精力。例如,由于读音相近而容易导致误写的有:按部就班、鞭辟入里、别出心裁、沧海桑田、察言观色、长年累月、川流不息、鹊巢鸠占、额手称庆、法不责众、钩玄提要、集思广益、金碧辉煌、流芳百世、贸然行事、民生凋敝、漠不关心、墨守成规、计日程功、挑肥拣瘦、平心而论、迫不及待、融会贯通、如雷贯耳、世外桃源、食不果腹、牙牙学语、要言不烦、一筹莫展、一诺千金、真知灼见、自行其是、作壁上观、小题大做。由于字形相似而容易误写的有:暴戾恣睢、病入膏肓、鬼鬼祟祟、戛然而止、打架斗殴、买椟还珠、舐犊情深、左支右绌、锲而不舍、提纲挈领、饮鸩止渴、如火如荼、万事亨通、揠苗助长、修文偃武、义愤填膺、庸人自扰、众擎易举、惴惴不安。由于音形都相似而容易导致误写的有:黯然销魂、针砭时弊、不计前嫌、不胫而走、惩前毖后、殚精竭虑、俯首帖耳、鬼蜮伎俩、涣然冰释、金榜题名、九霄云外、黄粱一梦、震古烁今、寥若晨星、凤毛麟角、没精打采、绵里藏针、趋之若鹜、心无旁骛、室如悬磬、无耻谰言、美轮美奂、瑕不掩瑜、胁从不问。有些成语的字容易混淆,可以集中在一起进行辨别,例如:各行其是、共商国是、莫衷一是、惹是生非、深是其言、是古非今、自以为是,无事生非、寻事生非,立身处世、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知人论世,文过饰非、拒谏饰非。又如:变本加厉、雷厉风行、厉兵秣马、厉行节约、疾言厉色、色厉内荏、再接再厉,历历在目,励精图治。2.从形、音、义三方面着手。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单纯地机械识记字形,效果不理想。从形、音、义三方面着手记,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例如:“稻”“滔”的声旁都为“舀”,韵母都是“o”ɑ;形旁分别是“禾”“水”,一指粮食的一种,一形容水大。而“谄”“馅”的声旁相同,韵母都是“n”ɑ;形旁分别是“言”“食”,一指讨好,一指食品。3.化整为零,定期复习,做好平时的积累记忆。平时的积累记忆是做好字形辨析题的基础,平时读书、写字都要留心,并注意勤查字典,争取记“死”记“牢”。字形题不能幻想一蹴而就,为提高记忆效果,可以先将别字档案中的字,化整为零。每次复习后,将掌握得相当熟悉的字形去掉。隔一段时间后,再将自己掌握不牢的采用填空、改错等形式复习,以强化落实。4.要注意区分清楚同音异义词和异形同义词。有些词语属于同音异义词,例如:“势不两立”与“誓不两立”、“触目惊心”与“怵目惊心”、“临危受命”与“临危授命”不能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