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摘要:本文主要说明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概况,特别是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的美国的情况,来和中国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进行对比,找到中国在该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中汲取经验,将其完善和健全,以在今后能够更好的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为人民提供安全保障。关键字: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中国;经验1引言国际上一般把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危机等的管理行为,目的在于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助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管理,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要求能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重大的决策和反应;这类危机是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国外2.1美国9.11事件后,美国的军队在废墟中援助被埋葬的人们,然而,当时的军队并没有采取对自己的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导致后来出现一大批军人患上了矽肺这种病。矽肺是因为吸入了太多的尘土,尘土里含的Si变成硅酸使肺细胞受到损伤,而导致呼吸困难的一种疾病。如果当时士兵都戴上了口罩,那么他们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了。这说明美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方面也有疏忽的一面。后来,美国民间兴起了为得矽肺的士兵的募捐活动,筹钱为他们治病。这说明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很强。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评测方法,各国也不尽相同。其中,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开发了一种网络在线应急考试。它有相应的应急培训课程,覆盖的内容特别广。考试后,考生会收到e-mail的成绩单,使参与者对自己的应急能力有正确的判断。而且这个考试时全民都可以参与的。美国一直很重视应急演练,各个领域都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应急演练,其中在公共卫生领域有著名的美国高级官员演练(TopOfficialExercise。这是2000年由美国国会发起,针对恐怖袭击导致的鼠疫疫情及放射性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的全面的演练。美国的联邦反应计(FRP,FederalResponsePlan)规定:处于高危险地区的居民和个人应对灾害有所准备,并保证至少72小时内能自给自足。地方志愿者机构应尽可能提供最大限度的食品、住所和灾害急救服务,制定在灾后72小时无外援的情况下照常提供上述服务的计划。2.2和英国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从1992年开始就通过参与当地每年的应急演练来检测其设计的应急反应计划和程序的效果,并且从1997年起参与当地的应急计划指导委员会附属的应急演练设计委员会,不断的改进、发展应急演练,对应急演练做了大量研究,同时收集整理了每年的应急演练报告,为应急演练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英国公平免费的医疗制度曾“令世界都羡慕”。2.3总结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其政府和人民的公共危机意识是很强的,一旦遇到危机事件就能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像对人民应急能力的考核,对高官应急能力的培训和演练,都使得整个国家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不断巩固和健全。因为,使人要面对种种卫生危机的袭击,只有人的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解决问题才不会是一件难事,所以说,人是主体,人必须有危机意识和防护意识,危机管理才能真正完善。其次,许多国家起步较早,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在这方面,通过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成绩,值得借鉴。当然,不能否认,经济因素占了很大地位。像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应对简单的危机事件,主要因为没有足够的储备,没有很好的应急系统,更别谈应急预案了。3中国3.1不足在中国,由于人口过多、经济发展不均衡等诸多原因,人民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方面的忧患意识并不强,而且,许多应急知识和能力都没听说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200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仅为5.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重,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7%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5.6%,只略高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4.4%。中国政府的投入还应该更大一点。国家也没有大力研究应急能力测试方法,如问卷;也没有相应的课程对人们进行培训。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