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情绪发展及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生理因素由于儿童正处于学前期,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体平衡能力差、协调能力差,易冲动。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另外,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二)自控能力差幼儿上课注意集中的时间短,容易东张西望,做一些小动作去打扰其他小朋友,刚喊过没过几分钟又开始喊,幼儿自控能力差,不能延迟满足。另外,由睡眠不安、生病、饥饿等引起的幼儿身体状况不佳,会影响幼儿情绪,引起幼儿的多动如因争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继而动手打人,或因睡眠不足,疾病等引起的情绪不稳定导致注意力减弱。(三)无关刺激的的干扰幼儿处于学前期其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如教师在上课或者游戏时避免穿着过于花哨甚至穿奇装异服;在使用教具时尤其是使用幻灯片,其背景不易过于刺激,否则会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分散。幼儿在家游戏时家长时不时的打扰幼儿,如一会送水果,一会果汁等。在参与幼儿游戏时以自己的想法指导幼儿,一会说这应该这样做,那应该那样做,这样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四)有时家长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晚上看电视时间过长,其中许多幼儿跟随家长,导致幼儿睡眠不足引起疲劳,因而影响幼儿上课的质量。家长的功利主义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许多家长利用周末幼儿休息的时间为其报各种辅导班,比如舞蹈、钢琴、美术等等,其中不少是幼儿根本就不感兴趣的,加上这种辅导班一般课时在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幼儿注意根本不能集中这么久,如此以来导致幼儿疲劳影响幼儿上课时的注意力,以致影响其学习成绩。另外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幼儿要求不一致,特别是长辈与家长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幼儿判别力差无所适从,在这种教育观念不一致的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没有定性,从而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五)活动过多、缺失兴趣幼儿下午的时间几乎都是活动课,活动过于集中,尤其幼儿刚上完体育课回来后还要上其他的课时,幼儿多数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幼儿多动是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而引起的行为障碍,这些容易造成幼儿活动过度和注意分散。幼儿学习内容应符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力,学习内容过深过浅、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会导致幼儿失去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基于幼儿注意力的特点对发展影响的培养策略1、营造安静、简单的环境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这是学前期幼儿的普遍表现的特点。教师与家长要根据这一特点,营造安静、整洁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对幼儿的干扰,更好地保持幼儿的注意。比如家里的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幼儿的玩具要放在指定位置,幼儿园同样如此,设置专门的墙角区:积木区、图书区、花卉区、绘画区等,在游戏结束时注意引导幼儿将玩具放回原地。幼儿在游戏时不要给予过多的玩具,教师与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适时给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教师与家长尽量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幼儿游戏。幼儿在幼儿园玩雪花片游戏时,教师要提前说好任务,用看谁嘴巴闭的最严或者看谁的腰挺得最直教师就会先发给谁等要求,让幼儿安静的玩耍,如果说话就会没收,更不能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让幼儿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表现好的小朋友就会再次得到更多的雪花片,幼儿会很听话的做出他们最好的一面。同时,幼儿园要给幼儿提供安静的环境,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不要过于花哨,突出主题,教师的动作不要过多,衣着得体;上课期间对于注意容易分散的幼儿教师适时用细微的眼神进行提醒,也可以将其抱在怀里,防止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同时教师在上课时手机注意调到振动上,避免手机一响打乱正常的课堂秩序,使幼儿的注意发生转移。2、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需要兴趣与需要是学前儿童进行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情绪系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需要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为了激发幼儿对某一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要与幼儿的经验相联系。教学中使用的教具要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