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渔父号:钟隐莲峰居士姓名:李煜字:重光身份:南唐国主词人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朗读“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春花秋月——乐景亡国之恨——哀情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帝王尊荣等.精神层面上的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东风——春风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和其他几句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不变的是什么,改变的又是什么?“朱颜”的含义是什么?•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夸张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的多多;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绵长。“不变”的又是什么?本词中,“变”的是什么?不变:永恒的春花秋月年年到来的东风应犹在的雕栏玉砌变:今非昔比的往事不堪回首的故国已改的朱颜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宇宙永恒不变)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人生短暂无常)几多愁一江春水...…问答对比三次对比,三次问答,隔句相承物是人非•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化抽象为形象的手法,常被古人用来写愁小结李煜后期的词作语言清新,采用了白描手法写情。抒发的是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