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活动名称:娃娃家(中班)活动目标:1、加深对角色的理解,丰富游戏情节,能较形象地模仿社会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2、培养独立性,能在教师启发下独立提出主题,按意愿选择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会解决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活动准备:娃娃家的娃娃、日用品、电话机、以及各种废物和自然物等等。活动过程:指导要点:第一次:1组织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家有几口人,他分别是谁。从而进入主题。2、引导幼儿按意愿组成家,协商分配家庭成员角色。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分配。3、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教师以角色口吻启发幼儿模仿、想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现角色职责。引导主要角色与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尊敬长辈、关心年幼的孩子等。4、教师讲评,重点评价角色间相互关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况。第二次:1、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回顾上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让幼儿自由理说应该什么做才对。2、请几位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表演娃娃家的角色,其他幼儿来当观众,和他们一起再来巩固活动中一些常规知识。请做观众的幼儿对表演者提出表演中的不足,及让幼儿讨论改进的方法。3、引导幼儿再一次玩娃娃家,教师以角色中的人物参与。教师与幼儿一起评价,本次活动的不足与需要下次改正的第三次:1、根据上节课的不足,进行提示,幼儿自己来选择角色表演,并讨论游戏规则。2、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来示范,其他幼儿来当小观众,并请小观众来讨论他们做的好的与不足的地方,改进游戏方案。1、幼儿进行扮演,教师指导能力强的:根据故事情节发挥想象大胆的做出动作和表情,能连贯的对话。能力强差:要分配得当,鼓励幼儿大胆的扮演角色,有表情的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地的表达语言。第四次:1、总结上一次游戏的情况,表扬表现很棒的小朋友及表现很好的环节,对还存在不足的方面提出要求。2、分组进行表演;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搭配好(教师不参与角色的分配,由幼儿商量决定)3、教师巡回指导。4讲评各组幼儿表演的情况。游戏结束,请幼儿自己来做简单的评价,发现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