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现实意义《西游记》是从小就爱看的一本书,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但小时候只是因为看他有七十二变而且正义感很强,还是大师兄,因此迷的不得了。大了后就看电视剧,从六小龄童演的到张为健到×××,全部都看过。每次看到唐僧为妖精所迷而不听悟空的劝,且旁边的八戒又在一旁煽风点火,总是气得不行。今年过年的时候又将《西游记》仔细看,有了不同的感悟。如果我们把西天取经当作一个项目来看,首先必须分析这个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它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先决定这个项目最关键的事情“人”的选择,就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人选。菩萨,就是我们企业的总经理,他第一步就确定了这个《西天项目》的总负责人:唐僧!这个负责人之选的重要特征,就是忠厚,对菩萨决无二心;这就足够了。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菩萨都对唐僧深信不疑,充分授权,碰到唐僧处理不了的麻烦事情的时候,就会跳出来大力帮助。接下来总经理又来确定了《西天项目》的管理层,在打造这个管理团队的时候,菩萨总经理充分考虑到了团队整体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等多种因素,选中的人选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什么请这几位呢?孙悟空有才能,是个能人,但是不好管理;八戒会吹能俸;沙僧则是一位老黄牛,任劳任怨;由这三个人互相协作,互相补充,这样子才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长。因为总经理知道不能由项目负责人一人说了算,他要能够收放自如地掌控这个项目,必须在这个团队中有老好人(唐僧);有能人(孙悟空)--没有能人那这项目就不用做了;有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沙僧;还要有仗着跟领导关系好跟能人对着干的无能人士(八戒)。因此,如果不是有这样的管理层组合,又怎么能够历经十三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呢?